第6章 匠人精神

大明朝沦为这般情景,那可真是朽烂到骨子里了。

“除此之外,千户所发来行文,要咱们加强火器操练。可咱们武库里头,就那些破鸟铳,找人修缮要钱,重新采办更要花钱。唉,这样下去,咱们这点家底恐怕就要被掏空了。所以筹措钱粮之事,百户大人您可得多上上心,莫要再瞎胡闹了。”

“对对对,老王你提醒得对!”朱善凡也不管王则明里暗里的冷嘲热讽,他心里还盘算计划着要召集一些工匠,按照系统记录的工艺流程,想研发制作一批全新的火器出来。有了强大的火器,才能在关外孤堡的防御战当中克制鞑子。

不过,这肯定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天白老头闲聊时候,说他们白家庄,过去在牵马岭那头,可是远近闻名的铁匠庄子。什么农具铁器、锅碗瓢盆、菜刀枪棍,都懂制作,甚至火器也修理过,这些手艺那也都是顺手拈来。正好,可以找找白老头修理武库里头那些鸟铳,先试试这帮人的手艺。

“老王,堡子的这些钱粮事宜,您老人家就多担待,我有事去找找那白老头。”朱善凡咧嘴笑笑,甩下一句话转身就走了。

“啧啧,又跑了!”在王则看来,这百户大人又撂下政务跑出去浪了。

很快,朱善凡带着几名随从,从武库里搬出了十多条早就朽烂不堪的库存鸟铳,直接奔往安置白家庄乡民的街巷而去。

这些鸟铳,都是明军标配的火器配置,只是早些年卫所制度崩坏,平日里士兵早已经不再进行火器操练。这些配属到军营里的火器鸟铳,因为保管不善,又常年缺少维护,早已经朽烂不堪,根本无法投入实战。

没多久,等朱善凡一行人来到白家庄乡民居住的街巷,当即就见到白家乡民在屋舍外头,已经搭起了好几个铁匠棚子,拿出了各种打铁工具,正热火朝天“哐当哐当”地打铁制作农具了。

“怎么,你们这是把老家的本事都带过来练手了?”朱善凡背着手,来到热闹的打铁棚子前面,饶有兴趣地这里瞧瞧那里望望,笑道。

白家庄的乡民见是恩人朱善凡,众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连连上前朝朱善凡拱手招呼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人!”

“大人!”

白老头这时候也热情上前招呼笑道:“大人,怎么有时间跑来看望我们?多亏了大人的照料,这几天大伙儿都顺顺当当安置了下来,也开始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