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饭桶,朕要你们何用,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就拿这个来糊弄朕?这次是刺杀义安王的世子,莫非下一次等到这群胆大妄为的刺客来刺杀朕时,你们就高兴了?”
谢安刚刚走到大殿外,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李世民愤怒的声音。
金吾卫的大将军刘弘基此时跪在大殿中央,额头触地,说道:“陛下恕罪,这是臣的过错,案发地臣也去过了,对方并未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还请陛下宽限几日,臣定然会抓住这帮狂徒。”
刘弘基此人,第一个攻入长安,是李唐定都长安最大的功臣,平时为人又豪爽,没什么心眼,又和李世民私交不错。
现在他第一时间并没有找理由,而是直接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此话一出就让李世民消了一半的气。
这个时候正好谢安进来了。
“臣长安县令见过陛下!”
这时,谢安才看到,殿内不光有刘弘基,而且还有左仆射萧瑀,右仆射房玄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杜如晦等。
看到谢安来了,李世民暂时放过了刘弘基,而是转头问道:“朕让你彻查刺杀河间王一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现下关键的几个中间人都已擒获,背后的主谋也已查清,只是还不能一网打尽。”
“朕要提醒你,距离你立下军令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如果到时候还不能让凶手归案,即使是朕不想处罚你也做不到了。”
“是,陛下,臣明白。”
“前几天刚刚发生刺杀河间王一事,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刺杀义安王世子一事,朕怀疑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什么关联,不然不会发生的时间距离这么近,而且又都是针对皇族的刺杀。此事事关重大,如果不能在短期内破案,那么世人会怎么看皇族?所以朕叫你们这些朝廷的重臣来,商议一下由何人担此重任?”李世民环视一周后说道。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作声,实在是此事是一个烫手山芋,谁接手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