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长安城的风气是越来越好,就是作恶的,不过小偷小摸,揍也不能揍得太狠,至少像自己哥哥那样,打断一条腿,是不太可行的。
也就只能打个鼻青脸肿,然后送到县衙。
万年、长安两县很是满意。
但尹露露不太满意,不够解气,小偷小摸的实在太少了,有时候甚至一天出去转悠,就是纯粹的散步,一个违法乱纪的都没。
甚至…
在尹露露借着由头,和几个不太礼貌的人吵了几架之后,长安城的风纪都变好了一些,礼让老人、互相谦让,恨不得把“仁义礼智信”给刻在自己脑门上,展示被尹露露看。
长安、万年两县有了共同认知。
很好,一个尹露露,能抵得上十好几位不良人了。
朝廷也显得很是焦躁。
被李世民三番五次压下去的立储之事,又被拿到明面上来议论,而且议论得更加热切起来。
李道宗跛着,高声呼喊着,太子之位非魏王殿下不能!
呼声很大。
一整个兵部都是李泰最忠实的簇拥者,礼部也有将近一半,工部就更不用多说,虽然卢义恭这个工部尚书没表态。
可李泰在工部当差的时候,可没少招揽人,他在工部的声望也是极高的。
工部也有一半支持着李泰。
其他三省、九寺、五监,也有不少李泰的簇拥者。
李世民扫眼一看,浩荡朝堂之上,至少有四分之一都在为李泰发声。
这和之前不同。
到如今这种…大有一种,你若不立李泰为太子,我们誓不罢休的势头,这四分之一都可以说是李泰的死忠了。
不知不觉,自己儿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李世民眼里半是欣慰,半是叹息。
欣慰是欣慰自己儿子里,终究不全是废材,还是有几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的,叹息是叹息…自己这个儿子的野心太大了,不吭不响,在自己手下就做出来了这么多的事。
李泰不在,他不方便出现在这个场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