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即将断粮之际,远在京师的明廷爆发了巨大的争论。孙承宗的请援奏折八百里加急飞马报知京师。朝堂之上,以兵部尚书梁廷栋为首的一派和户部尚书毕自严为首的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崇祯坐在龙椅之上甚是头大。
孙承宗的奏章到了之后,崇祯闻讯大惊,没想到皇太极竟然又再一次尽起全国之兵攻明,而且按照孙承宗奏折上所说,简直跟去年的己巳之变如出一辙,又是金兵和蒙古兵组成的满蒙联军十一万人杀将过来。只不过这次没有将重点放在关内,而是放在了宁锦防线。即便是崇祯自己也知道,皇太极这么做肯定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一鼓作气征调大军击破宁锦防线。崇祯自己分析,去年皇太极攻明,打的大明是焦头烂额,这样也暴露了大明外强中干的特性,皇太极一定认为大明精锐全部聚集在辽东,去年的作战只是打击了关内的军队,辽东军除了袁崇焕带回关内的兵马以外并没有受到巨大的损失,只要辽东这颗钉子不拔,皇太极一定辗转反侧,觉都睡不好。按照崇祯的想法,辽东一定要救,否则辽东一失,山海关和长城一线直接暴露在金兵的打击下,那以后皇太极连路都不用绕,蓟镇和京师还不就成为了金国的后花园,没粮食了就来抢掠一番,崇祯如何能忍得。
发兵救援那是肯定,按照孙承宗的说法,救辽东就必须救大凌河城,大凌河城是整个宁锦防线的最前沿,是整个辽东以守代攻战略的起点,如果失去了大凌河城,锦州之前再无屏障,如果锦州受到直接威胁,金兵随时有可能拿下锦州,那么宁锦防线从何谈起。从萨尔浒开始,明军一退再退,先是丢了沈阳,过了几年又丢了广宁,西平。如果再让金兵得了锦州,宁锦防线就基本瓦解了,锦州之后仅有宁远一地可守,金兵破之指日可待。
所以派救兵是崇祯定下的基调。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派,派谁,派多少?这个问题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按照孙承宗的建议,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调蓟镇兵马入卫辽东,虽蓟镇兵马去年新损,战力不足,但野战不行,守城应该没什么问题。孙承宗的本意是节省时间,立刻派遣山海关的朱梅,调任开平的徐敷奏立刻率领三万蓟镇兵入卫辽东高台堡,沙河堡,大兴堡一线,加强对蒙古兵的防御,让孙承宗可以放心的抽调最精锐的全部关宁军前往大凌河城救援。如果是从时间上来看,这确实是省时的方法。毕自严和刘廷元带头支持这个提案,对于户部来说就近调兵,这样粮饷都可以省下一大笔,国库已经极度空虚,真的是无法从更远的地方调兵了。就算是从北直隶派兵,穿过整个蓟镇,再到宁远,这中途要花费的钱粮物资根本就无法计数。户部拿不出来。从工部的角度也是一样,军械军备跟户部是一样的道理。本来孙承宗,毕自严,刘廷元三位大佬支持,这个方案应该能获得通过。就连崇祯自己也倾向于这个方案,自己带头节衣缩食,除了外罩的龙袍,内里的衬衣都是带着补丁的。自己的周皇后也和寻常妇道人家一样,在坤宁宫缝缝补补,亲自给自己还有皇子们修补衣裳。崇祯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每日早饭必定是一个白面馒头,一碗稀粥。中午只吃一荤一素一汤,晚上亦是如此,就连夜宵也是能免则免。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晚上竟然饿着肚子办公,就连王承恩在一边伺候的时候都是暗自垂泪。为什么圣上如此苛待自己,国事仍是如此艰难。所以从省钱的角度来说,崇祯自己举双手赞成。但是孙承宗的意见遭到了兵部尚书梁廷栋,吏部尚书王永光的强烈反对。这二人反对却不是为了大明朝的利益,特别是梁廷栋,根本就是从自己的个人角度出发。孙承宗作为辽东督师却一直挂着兵部尚书的衔,他的话比自己的话在圣上心中还管用。梁廷栋一直想要扳倒孙承宗,恨不得看到孙承宗失败,至于几万关宁军和关外军民的死活关自己什么事?都是些贱民而已。只要自己能坐稳大明朝兵部尚书的位置,一切都值得。而王永光作为老对头,自然容不得孙承宗在外还能深刻影响朝政。两人一拍即合提出了反对的理由。
偏偏两人的理由还头头是道,并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提出,第一,去年在蓟镇的事情上已经吃过亏了。金兵无比狡猾,现在大军就压在长城外面,焉知他们没有留后手?如果贸然的将山海关到开平一线撤防,这个真空谁来填补,即便是填补,短期内能不能到位?如果不能,金兵故技重施又从长城突破怎么办?又要来一次己巳之变吗?况且袁崇焕在时,皇太极是实施了声东击西的策略的,骗过了宁锦防线,这次难道不会是他在用计吗?
第二,蓟镇兵马主力在去年的战斗中几乎全部损失,后面补充的新兵没打过仗,把他们贸然派到辽东是福是祸?如果皇太极真的志在辽东,那么这群人过去究竟能不能帮上忙?有时候不帮忙跟帮倒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梁廷栋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方案。既然辽东如此重要,不如调强军前去增援。山东登莱二州有辽东兵三万,皆为毛文龙旧部,毛文龙被杀后,一部分兵马和辽东的兵马混编驻扎在登莱二州以防辽东不测。可令巡抚孙元化抽出全部骑兵约万人,星夜奔赴宁远进行支援。其二,北直隶新军卢象升的天雄军成军也有近一年了,可以一并派过去。第三,急调南直隶新军北上,填补北直隶空缺,以防万一。如果战事有变,增派南直隶青弋军去前线也可。
“梁爱卿,前几个月,卢象升上了折子给朕,说天雄军正在训练新式战法,朕以为天雄军虽然成立一年,但卢象升前往南直隶接受刘毅的新式战法才不过数月时间,现在派他们去是不是为时尚早?”崇祯问道。
“启禀圣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微臣身为兵部尚书,亦知兵事,天雄军战力总比蓟镇军要强出许多,国家危难之时更应挺身而出。况且南直隶新军北调,实在不行还有青弋军殿后,圣上无需担忧。”梁廷栋躬身道。卢象升这个混蛋,仗着孙承宗撑腰,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好,就让你去辽东历练历练吧。
万万没想到的是,梁廷栋和王永光的建议竟然得到了周延儒和温体仁的一致支持,也难怪,作为一个利益小团体,至少在对付孙承宗的问题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韩爌和钱龙锡倒台之后,也就是一个手握兵权的孙阁老不是自己这一派的了,这样的人不能让他继续掌权。有了这样的想法,周延儒和温体仁立刻出言附梁廷栋议,身后的一班干将全部出言支持。朝堂上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