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武将的流血牺牲和军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官确实只能在背后默默付出做个无名英雄。

这些赵构心中非常清楚,武将如果有功不赏则难以激励,文官之所以不封赏也是还没有到时机。

从皇帝的御下之术而言,文官与文官之间的博弈,武将与武将之间的竞争,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的抗衡,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不能让一方过于强势或弱势,也不能让双方完全纠结与利益之中,而是要让彼此相互良性的竞争。

赵构此时大封武将,一方面确确实实是武将有大胜之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激发文官的功利心。

“文武官员皆为我大宋之左膀右臂,朕亦不会厚此薄彼。然武将之功可以战功为准,而文臣之功则似乎难以评判。”

“朕以为,文臣之功可以是为国出谋策划,可以是为朝廷推进革新变法,可以是为大军居中调度,凡此种种又不限于此,皆可为文臣之功。”

赵构向文臣表述的便是功劳如何评判,相较于武将而言,文臣的功绩似乎看不见也摸不着,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成绩。

“诸位爱卿如若能和朝廷共进退,顺应朝廷之革新变法以图中兴之势,则将来北定中原一统四海之时,便是朕为诸位请功之时!望诸位爱卿抱定功成不必在我之念,久久为功方能成就大业!”

赵构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与刚才的大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刚才是要给正在兴头的文臣们当头一棒的话,那么现在则是趁着赵韩二人的话语耐心的规劝文臣们。

朝堂之中文臣众多,且都是人中龙凤,难免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如何将不同想法的人整合到一起,共同朝着中兴大宋的目标走去,这也是赵构的必修课。

或许当他能够轻松完成这样的事情,能够毫不费力的驾驭整个朝堂,那便是这官家经天纬地之时。

官家的一番话说的殿内的文臣们有些羞愧,于是众人齐声回禀道:“臣等谨记官家训示,定抱着功成不必在我之念,久久为功,为朝廷为国家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