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孟安不过是一个指挥几十个人的低阶武官,但其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却也非同寻常,足见岳家军战力之强悍。

“第三个,邵宏渊!”

能够杀入省试前三的应该来说没有差劲的武举子,无论是武艺还是兵法都会有较深的造诣,这个邵宏渊自然也不例外。

邵宏渊身材魁梧,往校场中一站跟个铁柱子似的,一看就是个习武之人。

同样是“嗖嗖嗖!”三个射箭姿势便以很快的速度完成,结果和前两位一样,没有任何的悬念。

赵构坐在检阅台上,望着这似乎很死板的比试方法,心中索然无趣。

对于这样检验武官的方式,虽然说没有什么不妥,但似乎过于一板一眼。

对于弓马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需要练习技巧和力量,多多练习便肯定会有一定的成绩。

联想前几代皇帝殿试之时,有很多文科科举无望的士子,不惜走偏门的去参加武举科举。

其实只要勤加练习弓马,同时这些人在程文上本身就有一定优势,最终在武举考试之中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由此可见武举考试存在这很大的弊端,以致于选拔出来的人最终是无法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之才。

“王卿,这马步射和弓步射只能考核武举的武艺纯熟,而无法体现与实战之中。单凭以此方式似乎有失偏颇,恐怕难以选拔出来朝廷将来急需的领军之人。”赵构冷冷的说道。

这种源自唐朝的武举考试,沿袭到大宋历代君王都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去选拔,或许都认为没有更好的办法。

“朕认为今后的武举科举考试应以贴近实战为主,可分武艺比试和指挥比试,不用去比试死板的弓马和兵书。更需要的是懂得融会贯通。韩卿于王卿可依据朕要求酌情给出方略,可为今后武举之范本。”

从赵构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这样比较死板甚至生搬硬套的武举方式较为抗拒,认为这样的方式选不出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