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只能依靠山地、丛林、水系和城池的地形之利来抗衡,并且也只能处于守势,真正能够扭转战局的仍然是需要重装骑兵。

“大宋军马之来源,一部分来自北境之缴获,一部分来自川陕之马场,一部分来自邕州与大理之采买。然北境之缴获有限,川陕之马场易受战事之扰,两广邕州之马须过境大理与川陕,半陷敌中,战局不稳,颇为不便。”

“哦,依刘卿之见,以为如何?”

“臣以为,于邕州、大理设买马司,专司南马采买事宜,知会大理国与西南夷过境之便。川陕马场时常受西夏与金袭扰,为战马计,未来须攻占京兆府。大宋若有十万铁骑,则还都开封指日可待。”

刘锜不愧是名将,一语切中宋金两国战力的要害。

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作战中,最大的劣势就是步兵过盛,而骑兵不足。

一方面是中原地区养马场和马匹种群不足,另一方面是平原作战习惯步兵少量配以骑兵。而面对金国的重装骑兵,宋国步兵基本上无法阻挡,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军马之事,朕速速安排,这熟悉马政之臣可有人选?一旦人选确立,可于邕州、大理两地设置有司采买,着户部划拨采买经费。然军马采买非一朝一夕之功,眼下困境可有破局之法?”

“臣斗胆推荐胡铨,至于眼下破局之法无外乎两个字。“挪、借”!”

胡铨属于后世推崇的“四大名臣”,因为强力反对秦桧主张议和而被贬为威武军判官。

赵构回想起来此人既有文采又通晓军事,屡有奇思妙想,或许值得一用。

刘锜比较有新意的回答勾起了赵构的兴致,连忙说到:“胡铨此人选朕放在心里了。你说的何为“挪与借”?刘卿不妨细细道来。”

“我大宋之精壮军马,一部分为岳帅背嵬军所用,一部分为禁军所用。禁军负责官家安危,乃宋军精锐,然极少与金军对抗,若将禁军之军马挪一部分与三路大军,则可解部分之急,此为挪。”

“大理与大宋世代交好,且军马存栏数量颇丰,若遣使者借部分现有军马一用,亦可解部分之急,此为借。”

“禁军方面好说,朕着杨沂中统计军马数目,酌情分出部分送抵前线。至于借马,须派使者着朕亲笔手谕至大理,是否能成,未得而知,可以一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构一边说一边思量着,看来军马是制约战力的重要因素,这挪与借都只是权宜之计,只能解一时之急。

而战马是属于消耗品,并且养马又有个时间周期,看来急需安排精通马政之人,出使大理,设置有司,以便行使采买之事。

“以卿之见,我朝欲打造十万铁骑,需多久时日?”

“臣以为,三路目下总计约三万精壮骑兵,加上消耗,尚有七八万缺口。而我朝每年外购之军马不足三两千,按此进度则需数十载。一则受限于朝廷采买经费,二则受限于买马之途径。若此二者能破,则三年足矣。”

刘锜说的这个话非常有道理,大理和邕州之南马,不为中原所熟悉和接受,需求有限自然产量不高。

以往都是以北境马闻名于世,以目前大宋的处境,采买北马基本不可能。

而川陕之地的马场接近边界,极易被西夏和金国摧毁,自然也不会大量养殖。最终还是需要靠南马来解决这根本问题。

赵构兴奋的一拍大腿,说到:“如此甚好,卿速将方才所述整理成文书,详述军马之急,报送枢密院。卿知府荆南,久居地方却心系军中事务,朕问之军事皆脱口而出,有卿如此,实乃朝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