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谁又能不想呢?可惜皇命在身,我总不可能辞官吧,就算辞官皇上也不会同意的,这地方也没几个人愿意来。”
封疆大吏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首先得要了解当地的民俗风俗和当地的事物,然后就要能吃苦。
真正的官僚肯定是愿意留在权力中枢,而不是选择下放地方的,下放地方的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到京城了。
“不知吴大人想不想回去,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真的吗?汉王殿下愿意帮助老夫。”
“这个成人之美,我也愿意做,但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我总不能给皇上上书说你想家,所以让你致仕回去吧。”
“不知汉王殿下有何高见呢?”
“想要回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罪,另一种便是有大功。”
“何解?”
“国泰民安人丁兴旺,这是皇上想要的,只要你能让东北此地的物产丰富税收大涨人丁兴旺,那便可以荣归故里,甚至可以被破格提拔,由外官调回去当京官,甚至入内阁也不是不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当然知道这么做可以增加自己的成绩和考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
朱林这说的几乎都是废话,好像就是在说,只要你的文章写的够好,便会在科举中排名很高,重点是这文章怎么写的好才是问题的根源。
“我倒是有办法。”
人口才是第一发展力,大明如今有两万万五千万人,比开国之时足足多了三倍,但是如今东北这么大的一片地方,也才不到2000万人。
“但是你知道这里有多少的土地吗?”
“这个自然,足足有五万万亩土地,相当于全国的三分之一。”
“但是这么点人肯定无法使用这么多的土地资源,因此大量的土地被控制在那里,甚至都没人去圈地。”
“只有将这些土地合理的利用,才是生财之道,从现在开始,朝廷鼓励生育,鼓励周围的人向着朝廷所规定的土地范围进行耕种。”
“愿意登记在册耕种土地的,可以划分自己想要的土地,无主之地可以直接领取在官府登记之后便会记在他的名下,由他进行耕种,只要每年交足税粮,剩下的全部都是他们自己的。”
“同时,鼓励生育,每生一个孩子,便可以奖励一两银子,然后每年都会奖励一两银子,当做孩子的成长费用,直到孩子十五岁之后会停止发放。”
“本王发钱养这些人,我相当于他们生了孩子,不是自己养的,而是官府帮他们养的。”
“王爷,这可是一大笔的支出呀!”
朱林之所以有如此的底气,就是因为他身后是整个大明商会,虽然他人来了东北就范,但是大明商会中属于他的股份依旧存在。
虽然之前一口气掏出三千万两银子几乎榨干了家底,但是经过两年的恢复以及荷兰的还钱总还是有些结余。
有了银子的保障,政策才能正常实施。
“汉王殿下,你的办法虽好,但是要择民而施。”
“择民而施。”一个听起来很是新颖的词。
“什么叫择民而施?”
“就是您的这样鼓励生育,发放土地的政策落实在哪些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