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圣上。”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臣告退。”
朱元璋向着坤宁宫走去,结果在半途遇到了拿着奏折一脸担忧的太子。
“标儿,你怎么在这看起来脸色怎么如此不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应该高兴才对。”朱元璋问。
“这件事情本不该麻烦父皇,扫了您的兴致,实在是做儿子的不对,但是事关重大,关系到山西的民生必须要上报,请您先不要生气。”
“说吧。”
“山西布政使王辅勾结晋商商会的会长,私自征调民夫修建运河,结果发不出银子,激起民变,王辅派兵镇压,导致上百人伤亡,如今更是瞒报。”
“多亏了河道总督张宁及时发现,同时上报给我,我即刻派锦衣卫严查,情况属实,民夫被官府和商人所骗,错过了耕种的时节,导致一年颗粒无收,发给他们的工钱又被骗回。现在这十万人已经断粮,不少人已经饿死了。”
“两个月的时间,官服没有座位。”
“该死。真的该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老五上报过运河修建的图纸,还有地方根本没有山西,为什么山西会因为修建运河而酿成这样的惨剧?”
“让布政使王辅和都指挥使薛岳滚过来见咱,同时告知按察使刘济开仓赈济百姓,命令锦衣卫严厉的监察,如果再发生流血的事情,就让他们都可以去死了。”
原本心情悬若云端的朱元璋,瞬间就如同跌落谷底一样,这样的落差使得他勃然大怒,之前还想着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居然在山西发生了这样的惨案。
朱元璋面色阴沉,一场风暴已经酝酿在心中,看来整顿吏治的时机到了。
朱元璋的圣旨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
除了马上下令召见涉事的人员和大臣之外,还命令锦衣卫详细的盘查。
因为这里面的事情涉及了太多的疑点,如果不调查清楚贸然处理的话,恐怕会引起没必要的争端。
疑点有很多,第一个疑点就是他得知是在山西修建京杭大运河支流的时候才出现如此祸事,看情况来说,之前的图纸并没有涉及到山西动工,为什么山西商人会参与其中,以此为理由,鱼肉百姓。
其二就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整个山西的官员为什么没有得到一点的消息,没有任何的人提出质疑。
第三就是当地的士兵。按道理来说,是由都指挥使掌控的。为什么布政使却可以调集卫所的士兵镇压闹事的百姓。
还有就是为什么堂堂一个布政使会和商人勾结在一起,到底是有权钱的交易,还是内部有什么其他的因素,这都是不得而知的。
作为帝王,当然不能武断,即使处于暴怒的边缘,依旧还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
三日之后,晋商商会的代表康元,布政使王辅以及都指挥使薛岳被八百里加急押解进京,毛骧亲自督办得事件原委已经落实清楚。
看到锦衣卫的调查报告,朱元璋只觉得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