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兄弟如此盛情,在下如果再推托那就是矫情了,恭敬不如从命,李兄弟请!”赵元恺再推辞了一阵,见推不过,就答应了下来。
“赵兄请!”
这要逍遥一看身份不一般,那个年轻的应该是书童,那个中年人应该是随身保护他们的护卫。
一行四人,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前面有一家老店,叫“迎客来酒坊”。这酒坊不小,前面是酒坊,后面是客栈。里面吃酒之人在这个时辰倒也不是很多。
要知道唐朝一般人家,包括官员,都是一日两餐,不像现在是三餐。而能到酒坊吃酒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家一日两餐都不见得能吃好,不要说来酒坊这种地方吃酒了。这个点来吃酒的,不是迎来送往,就是有钱的,亦或者外地的。能在中午吃饭的,肯定也不是一般的人家。赵元恺家也是有钱的大户,家里基本也是一日两餐。
以前赵晦和他的几个同伴经常来此饮酒,店掌柜和伙计也熟悉。进了门打了招呼,掌柜的便安排了一个好的雅间给他们。四人进了单间后,赵元恺与李逍遥分主宾坐下后,李逍遥的两个随从却不敢就坐,站在旁边小心侍候着。
“李兄弟,在下今年二十一岁,不知你今年贵庚?”
“小弟今年十八岁。”
李逍遥说完后,又伸手指了一下身后的少年和中年大叔介绍道:“这是我的书童罗上,今年十七岁。这位是我的伴护,魏叔,单字一个青,青山的青。”
赵元恺一直感觉眼前这三人有些不对,但是始终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反正是萍水相逢,也不会加害自己,也不多心。
“李兄弟,既然是吃酒,两个人对饮有些少,是否让您身后这两位也入坐,我们一起吃几杯?”
“既然是赵兄开口了,那又有何妨。罗上,魏叔你们也坐下喝几杯吧。顺便也吃点饭。”
“诺,小......郎君。”两个稍有迟疑,便答应下来,坐了下来。
一开始,赵元恺以为郎君就是夫君的意思,后来记忆融合才知道,这是唐朝对男子的称呼。
点了菜,要了酒,因为尚不是饭点,人也较少,所以菜和酒很快就上来了。
席间起初,赵元恺和李逍遥二人话也不多,只是寒暄,他二人话不多,罗上和魏青做为随从就更不敢随便说话了。
几杯酒下肚,赵元恺和魏青似乎跟没事人似的,而这李逍遥和罗上小脸就开始有些红了,话也多了,说话就更女人味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