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丁羽在训练袁俨,那边袁耀是收到了一封不一样的战报。
“也就是说,现在并州军开始反攻了?”
“陛下英明。”
“子敬就不要夸朕了,朕现在想知道,朕那个伯父想做什么?”
“陛下,先前并州刺史为赵王长子袁谭,袁谭早些年过继给了陛下您的大伯父,武都郡王(袁基,袁耀追封)后来因为武都郡王被害,赵王袁绍继任袁氏家主,袁谭以袁氏未来家主身份认赵王袁绍为叔父,但赵王袁绍是袁家家主,袁谭又是下一任家主,虽然身份上袁谭是赵王袁绍的侄子,但却是亲子。”
这其实是一笔糊涂账,袁基死的时候,袁谭都多大了,后来虽然过继给了袁基,但十几年的父子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的,况且袁谭是成年之后过继的,只是法理上成为了袁基的儿子,事实上,没有人把袁谭当成袁基的孩子。
本来事情是很容易解决的,但问题就出现在袁尚的身上。
袁绍三子,长子袁谭早年因为征讨公孙瓒,导致破了相,且本身性格暴躁,致使袁绍越看他越不喜欢。
此子袁熙性懦弱,甚至连妻子都是中山甄家的女子,破落世家商贾,导致袁熙根本就是个隐形人。
而袁尚呢,为人谦卑好学,宽厚大度,颇有袁绍之风,加上其母目前被袁绍扶正,成为了正妻,这就开始了混乱。
冀州各大世家,老派支持的袁谭,因为从一开始袁谭就是袁绍最好的继承人,这点是早期跟随袁绍的老人们的共识,例如: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