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伐南蛮

贰臣 关山路 2356 字 15天前

况且从封建迷信的角度,那原大汉皇帝刘邦誉为神山之地,总不能是让穿越者过来享受生活吧?

如此,王渝想得很透,自己辛苦点,反正回不去了,不如奋发图强,让刘禅也青史留名一次。

但如今情势是,南征尚有困难,更别说北伐了,但至少,比宋朝还是要好很多吧,我蜀汉之人总是那鞠躬尽瘁之徒,死而后已之辈。

二人不再言语。

王渝又怎知,丞相府内早就收到了他要南征的消息,但孔明未曾想过幼主如此骁勇,竟只带数千精兵挥师南征,故未召回魏延。

早已召集众人的丞相府内,孔明欲南征久矣,今蜀汉虽国力不如从前,但南征之事断断不可延误。

只见丞相府内,堂上乃是孔明,左侧坐有赵云,王平,张翼,右侧有蒋琬,费祎,董厥,樊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琬问:“丞相已定南征之事,今陛下先行一步,成都无主当如何?况且东吴,曹魏该如何?”

孔明知成都无主恐生大变便道:“成都可使董允暂守,整理内外事物,待我劝主归成都便便可成。”至于东吴曹魏。

布局也尤其清楚,东有孙权,北有曹丕,不像可南征之时,但孔明以为:“东吴与我讲和,故不来犯,若来犯,李严足矣应对陆逊。”

“曹丕兴败,锐气已丧,未能远图,且有马超把守汉中诸处关口,不必担忧,各处留关兴张苞二人可随时援助。”孔明之策万无一失,众人皆点头。

众人正议如何伐南入蛮,一人闯入其中,此人乃云长第三字关索,入堂见孔明道:“自荆州失守,逃难鲍家庄养病,每赴川欲报复仇,疥疮未合,不能起行,今伤势完全,愿承父志,以报先帝!”说罢关索叩拜。

孔明连连点头下堂扶起关索:“关将军有此子,乃蜀汉之福,请入座!”孔明继续安排南征事务。

“今陛下先行一步,为保陛下无忧,需一人为先锋,保护陛下安危。”孔明眼神自然而然看到了子龙。

赵云按住想要起身的关索拱手行礼:“丞相,云愿为先锋,以保陛下。”

孔明本意也是如此:“子龙将军尚有当阳长坂坡之力?”

赵云大笑:“廉颇虽老,诸侯畏其勇,不敢犯境,今云年未过六旬,为何不可复长坂坡之时?”

孔明拍案:“好!赵云听令!”

“末将在!”赵云道。

“命你为前部先锋,统兵一万,接应陛下!”孔明下令。

“关索听令!”

“末将在!”

“命你为大将,统摄兵马,择日兵发南中,张翼王平为副将,辅佐关将军。”

“是。”几人答。

“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为掾史!”

全军已安排妥当,众将皆去军中。

丞相府空空如也,但孔明的心可是实打实。

孔明依担心刘禅:“待我书信一封,传于向将军。”看来孔明也清楚向宠也被拐了去,毕竟刘禅的行为太怪异了,主动亲近武将。

信中内容大致:“向将军与陛下南征切莫近功近利,数千兵马安能对抗南中蛮兵?高定雍闿朱褒三人心不同一,将军可使反间计,我已派子龙将军为先锋,愿将军护圣上周全。”

日夜兼程不过三日便可追上刘禅,而孔明估计半月筹措粮草,才可南征蛮夷,待孔明封泥盖章,我们又将视角拉向邓芝。

东吴朝堂也有了莫大进展。

手下部从拱手行礼:“吴王请先生偏殿叙。”

邓芝扯开士卒整理衣冠,看了一眼张昭便拂袖前去。

刚进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