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远处传来几声猫叫,这是几个在路口望风的人发的暗号,二人知道附近没有人了,每人掏出一块黑布,快速朝路灯跑去。
什么?丢了两个路灯。
今日一大早,刑房刑书刚到衙门,下边小吏来报,有百姓前来报案,说他家附近的两盏路灯被盗!
刑书亲自带人前去查验,这还是从路灯安装完成之后,头一起路灯被盗案!贴出悬赏告示寻找线索,能提供重要消息的奖励二十两银子!
百姓纷纷破口大骂,哪个挨千刀的,生儿子没屁眼儿的小贼把灯偷了。
刘强知道了此事之后无奈摇头,这种事多少还是避免不了的,继续查案吧!希望能抓到那个可恶的小偷!
又让人拿了两套新灯去安装上!
再说那几个贼人,其中两人连夜出城,剩余四人继续打探消息。
两人出城后,黑布包裹的两盏灯始终在发光,二人骑马远离府城,等走远了一些,敞开黑布研究了一下,无奈此物从没见过,不知道怎么弄灭,索性用亮光照着前方的路,在两盏明亮的灯光下,两名锦衣卫快马加鞭,向京城奔去!
这一路在灯光的照耀下,前方的道路清晰可见,两名锦衣卫兴奋异常,好宝贝啊!此时就连胯下马儿也打了个响鼻儿,跑的更欢了!
就这样,早晨天亮灯光自动熄灭,太阳落山天黑灯光亮起,二人离京城越来越近,人不眠不休不停换马的赶路,经过两天三夜,终于赶到了京城。
这天傍晚时分,二人被带进了宫,两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包裹,但无人敢查。
二人被带进了御书房,朱元璋和太子都在,见二人风尘仆仆,眼睛充满血丝,嘴唇干裂,朱元璋知道二人一定是没敢耽误,从东昌府一路赶回来的!
两人刚要下跪磕头,朱元璋制止了他们行礼,你俩一路辛苦先缓一缓,给两人赐了座,上了茶水点心!
等二人稍微缓了缓,朱元璋问道,你二人可打听到什么消息?背上的包袱里又是什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东昌府的见闻细细道来,说着又从背后解下包裹。
一个小太监上前把包裹打开,朱元璋和太子看到了包裹里的东西!
这就是你们说的路灯?
回陛下此物就是路灯,颇为神奇,此刻天色已晚,此物一会儿就会发光亮起!请皇上不要惊慌担心!
就在这时,太阳落山御书房已经有些昏暗,到了掌灯时分。
忽然刺眼的光芒从两盏路灯上散发出来。照的御书房里明亮无比,刺激的所有人眼睛都睁不开。
小太监刚要张嘴喊护驾。朱元璋一声暴喝,住口!吓得小太监赶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朱元璋没管他,径直来到了两盏路灯前,拿起路灯仔细打量,太子朱标也拿起来一个,这里照照,那里照照。
果真不凡,真是奇物,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中一名锦衣卫回答道,回陛下,听那百姓说,此物必须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吸收阳光,夜晚才会亮起!
夜晚时它的光亮有限,灯下有人路过时,它才会发出明亮的光,人走远了,过一会儿就会变的暗一些!
这又是为何!
回陛下,不光我两人不知其中道理,就连东昌府的百姓也不知道!
只是听有些人说,这是路灯在没人时,自己节省自己的力量!
哦!原来如此!朱元璋更来精神了,左瞧瞧右看看,摸摸上边又摸摸下边!
那就试一下!
几人来到外面,那人拿着路灯走出去一段路,放下灯跑到远处,果然没一会灯变暗了,那人又走了回去,离着三丈远时,灯又明亮起来!
老朱想不明白,它是怎么知道有人靠近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又试了几次,无论多么小心,一点声音不发也没用!几人回到御书房!
这种亮度是蜡烛无法相提并论的,整个御书房里被照的纤毫毕现,老朱非常喜爱!
朱元璋打算把这两个东西放在御书房,当即安排那个小太监去寻两个木匠,做两个灯架,一左一右摆放,白天还可以拿出去吸收阳光!
又对两人一番奖赏,吩咐两人下去休息。
转头问太子,标儿那两人说的话你怎么看?
朱标回复道,父皇,那两人说的消息 与汪青林奏疏差不多,只是更为详细。
看来那个叫刘强的年轻人,不简单啊!锦衣卫始终没能查出,这些东西的来历。
父皇,那刘强手笔不小,处处为百姓着想,想来也不是那种宵小之辈!不如让他们放手去做,看看他们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有我们在暗处盯着他们,量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嗯!好主意!
一个时辰之后,老朱看着木匠做好的两个灯架,速度快工艺好,两个木匠研究了一下,就明白了灯座的固定方法,做出来的东西相当漂亮!一左一右被摆在御书房两边。
如果从远处看去,整个皇宫全是昏暗的点点灯光,而御书房的亮度,显得很不协调,极为显眼!
巡逻的侍卫,宫女,太监看到此情形,都格外的惊讶与不解!是什么发出来如此明亮的光?
第二日早朝,老朱还显摆了一下,让人把灯拿到了大殿里,外面天还黑乎乎的!大殿明亮一片,文臣武将见了如此神奇宝物!惊讶的合不拢嘴,然后又纷纷下跪,祝贺皇上得此祥瑞!
朱元璋看着这群蠢货,什么狗屁祥瑞,只是人家拿来放在路上,照明用的灯而已,被这帮蠢货说成了祥瑞!
下了朝,几位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把大哥围在中间,问宝物是何来历?可不可以赏下一两个拿回家去!
老朱被他们弄得烦了,说,就这俩,没了!随后扬长而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哥一点没变,还是那么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