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曹操没有为难多久,南边的反应就传出来了。
韦恩的态度很奇怪,只说了一句自己是大汉忠良,就没有其他动作了。
就连华府里面大大小小的报纸,也没有明确对袁术喊打喊杀的,甚至很多报纸直接拿此事当成一则笑话来报道。
这让曹操觉得很冤,当初自己不过是在徐州杀了几万十几万反抗曹军的黔首,华府的报纸就恨不得把自己给碎尸万段,挫骨扬灰,现在大汉亡了,你们就这反应?
曹操只能归咎于韦恩现在还在南洋,抽不开身,所以要在舆论上麻痹别人。
倒是孙策很果决,早就苦于地盘太小,从而垂涎淮南之地的孙策,当即和袁术决裂,并且号召天下诸侯勤王,同时亲领大军准备攻打袁术。
另外,刘备联合刘表、刘璋几个宗室诸侯,也拉起联军,准备进攻袁术。
这么看来,袁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曹操于是放下疑心,决定分兵。
虎步关右,横扫陇西,光复阴山,威服河西的曹昂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威望,能够压服吕布的部下还有河北士族,再加上贾诩在身边拾漏补缺,让曹昂坐镇河北,调集河北各方力量,出征塞外,收服草原,不是问题。
于是曹操不管大汉覆灭的事实,宣布安乐公刘协仍然为天子,自己要南下寿春将天子解救出来,光复汉室!
同时任命曹昂为冀州牧,都督冀并幽诸军事,总揽河北一应事务。
曹操还是决定把吕布带在身边,只是把张辽带着部分并州军划给曹昂,吕布没有异议,并且还亲自担任曹军南下的开路先锋。
就在孙策和梁军在淮南一带厮杀时,曹军铁骑星夜南奔,留守的梁军猝不及防,寿春失守,袁术自焚而亡,大梁建国不到一年,随即覆灭,享国一年。
可安乐公刘协也在混乱中不见了踪影。
于是曹操拥立刘协和伏皇后的长子刘导为新帝,将都城迁回许都,定年号为河瑞。
河瑞元年(198年)秋,袁术篡位的混乱局面基本过去,结果就是曹操三兴炎汉,自领大汉丞相,孙策拿下淮南,收降袁军,三刘同盟匆匆集结了军队,徒耗了许多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