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感慨道:“他这种、话剧两开花的水平,总让我想起老舍来。”
“呸呸呸!”祝昌盛啐了几口,对柳荫道:“老舍才华是没得说,可不能也像他那么个结局。”
柳荫满不在乎道:“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这个属于封建迷信。”
同事们说说笑笑,到了下班时间,大家收拾了东西各自离去。
柳荫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丈夫阎刚也才回到家,他们夫妻俩都是编辑,阎刚是在《文艺报》任职,同时他还有个身份是评论家。
他们家住的是筒子楼,两间房,一间孩子住,一间夫妻俩住,夫妻俩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书房,为了省地方,餐桌就是书桌。
吃完了饭,阎刚在餐桌上铺开纸笔。
柳荫问道:“又要给谁写东西?”
“《赖子的夏天》。”阎纲回了一句。
《赖子的夏天》就发表在《当代》上,而柳荫又是《当代》的编辑,她一听丈夫的话,立刻来了兴趣。
“又给林朝阳写评论啊,你可真喜欢他。”
早在去年,阎刚就为《牧马人》写过评论文章。
在那个时候,《牧马人》尚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林朝阳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平时夫妻俩在家会聊,但很少会沟通各自审阅和评论的作品,主要是怕互相干扰。
“瞧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阎刚玩笑着说道。
他掸了掸稿纸,又说道:“前一阵工作忙,今天总算是看完了他的新,特别想写点东西。诶,对了,审稿的时候伱也看了他这部吧?”
柳荫点点头,“看了。那回林朝阳来我们编辑部,说是花了半个多月写完的。我们当时一听都惊了,半个多月写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这……”
柳荫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那意思是说的水平肯定一言难尽。
“半个多月写的?”
阎刚闻言满脸诧异,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道:“他半个月写了一部二十万字的?还这么好?”
“我们当时的反应跟你现在差不多。不过他说的应该是真话,去年冬天那阵他正写《天下第一楼》的剧本。
转回头不到两个月就掏出了《赖子的夏天》,算算时间,就算是夸张了点,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半月。”
柳荫说完之后,阎刚惊叹的说道:“他这个效率,有点吓人啊!”
“半个多月二十万字,平均一天一万字,速度其实还好,最主要是的质量。
你知道,国内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意识流。我们作为编辑其实看的也不算多,我就看过伍尔夫、福克纳的作品。
细说起来,大家都差不多,总体来说我们国内的文学界对于意识流文学的关注还是比较少。
当时看《赖子的夏天》真给我们惊着了!
你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林朝阳他不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作家,几乎是照着外国名家的作家来描摹,他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创作心得的。
我甚至觉得,在意识流文学这个领域,国内无出其右者”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