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颖川荀氏

等到别人争取到了士族的利益,他们又要站出来分一杯羹。

这真的是他憧憬的朝堂吗?

为家族、为百姓做一点好事,太难了。

人人都说曹操“急公好义”,是冤大头。

只有荀攸知道,这里面蕴含的大义!

“朝野动荡,谁都不想当出头鸟。”

“曹操功利心强,他可以这么做。”

“公达,你绝对不行。”

荀彧知道自己这个侄儿不甘寂寞,他考虑的问题非常危险。

曹家出身宦官,现在要投向士族,当然需要敲门砖。

曹操霸道、刚烈的手段,正是表忠心的时候。

世家、士族能够传承百年,何曾听说过传承百年的宦官?

这是曹家必须冒的险。

颖川荀氏不同,他们已经非常显赫。

到了如今的地位,必须求稳。

朝堂这样的局面,他们每走一步,都会格外地艰辛。

宦官会盯紧了士族的一举一动!

“难道要放弃这么好的局势吗?”荀攸有些不甘心。

“你什么都不做,就是对曹操最好的帮助。”

“他日曹操若落难,我们再出手,力所能及地相助。”

“曹操能够搅动鸿都门学、太学的风云,但远远不够。”

荀彧神态凛然,考虑深远而深刻。

诸生,只是一股浪潮。

他们的政治地位,根本不算什么。

除非能够针对王甫、曹节、张让、赵忠等大宦官,否则曹操的行动,都显得微不足道。

荀彧是站在士族和宦官斗争的角度,深知宦官的可怕。

因为宦官的背后,站着的是大汉天子!

是天子,要收拢权势,进行中央集权。

只有等到淘汰掉一些世家豪门、形成一种平衡,士族才会再次崛起。

荀彧等待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

他只需要专心治学,等待一鸣惊人的时刻即可。

“叔父,我相信曹孟德一定能够成功,他的成就不会局限于此。”

“宦官和士族的争斗,必然会被曹操所影响。”

“既然叔父不让我出面,我私下结交总没有问题吧?”

荀攸隐约觉得,未来大势肯定会发生变化。

“我们这些高门大户,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