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了一眼河面,河水静静流淌着,除了几根浮木,一切如常,水猴子当即低声道:“下水。”
一炷香后,何义宗牵着一个袋狼与十几名士兵穿出树林。
袋狼停留在河边,低头嗅了嗅,却不再走动。
“何疯子,我已做好标记,你这只小狼怎么不走了?”彭以胜询问。
何义宗拉了拉袋狼,无奈道:“毕竟刚驯服,又不是狗,就多担待些吧。”
“疯子,你看,这地上有血迹。”彭以胜指向河岸边的一处空地,众士兵纷纷围过去查看。
拉着袋狼,何义宗让小袋狼嗅一嗅地上血迹,小家伙寻着血迹的气味,再次出发。
追了很远,一直追到傍晚时分,何义宗与彭以胜却发现被骗了,他们追踪的猎物竟是一只受伤的袋鼠。
第二天,郑海追上何义宗他们,却得知水猴子跟丢了,而且,就算郑海派出更多的斥候侦察再也没有一丝关于水猴子的线索,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般。
狄云很无奈:“哥,这下完全没线索了怎么办?”
“辅国公,都怪我,”何义宗双手抱拳,告罪道,“是我没能驯好这只袋狼,这才让他跑了……”
“这不能怪你,毕竟它不是训练有素的猎狗,”郑海拍拍何义宗的肩膀,“你们已经很努力了,再找找,要是找不到,咱们就撤了。”
何义宗与彭以胜再次带人四处寻找水猴子的线索。
狄云问郑海:“哥,要是水猴子抓不到,该怎么办?”
小主,
思索片刻,郑海回答:“我抓水猴子是想揪出他背后的幕后推手,若是抓不住,那咱们只能离开澳洲……”
当澳洲还是炎炎夏日时,大明却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
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二十二日,朱棣下诏从明年开始,改京师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
十一月四日,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命皇太孙朱瞻基与皇太子朱高炽一同前往北京。从此,北京开始成为大明的京师,南京成了陪都。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子朱高炽与皇太孙朱瞻基抵达北京。
“瞻基,这一路北上,你父王和母妃身体可还吃得消?”
朱棣自然知道太子朱高炽不愿意离开南京,因此,他特意命朱瞻基陪同北上。
朱瞻基拱手行礼:“孙儿替父王和母妃多谢皇爷爷关心,孙儿的父王和母妃身体尚好。”
“你父王他,没有抱怨朕?”朱棣再次看向朱瞻基。
“禀皇爷爷,父王岂敢有任何抱怨……”
“那他为何不愿北上?”朱棣有些恼怒,“难道他就只想在南京当个留守的太子?”
“皇爷爷,不是父王不愿意,”朱瞻基连忙解释,“父王他是身体不便,再加上北京这里气候更为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