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连战连捷

“若是给我机会,杀殿下,那是轻而易举!”平安大言不惭,直言不讳。

朱棣哈哈一笑:“父皇的养子,果然非同一般!”

平安不再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朱棣。

朱棣大手一挥:“来人!将他的绳子解了,送他去北平。”

听说何福逃往淮河一线,前去投奔盛庸,朱棣率领燕军杀向淮河。

五月七日,燕军抵达泗州。泗州指挥使周璟初率众,不战而降,投靠朱棣。

五月九日,燕军抵达淮河边,与驻扎在盱眙(xū yí)的盛庸军队隔河对峙。

朱棣命郑海带领士兵捆扎竹筏,在竹筏上插上旗帜,敲锣打鼓,摆出一副要率军渡河的阵势。

朱能、丘福等人率燕军秘密逆流而上,从上游二十多里的地方,乘坐小船秘密渡河,从后方突袭了盛庸的大军。

盛庸害怕被朱棣前后夹击,慌忙乘船离开。

朱棣率领燕军渡河,占据了盱眙。

朱棣照例举行作战会议,召集燕军诸将商量下一步的进攻路线。

“殿下,应先攻取凤阳,”有将领建议道,“这样可以阻止敌人的援兵,接着进攻滁州、和州,再派一路兵马夺取泸州,再夺取安庆,这样长江就控制在我军手中。”

“殿下,应先进攻淮安,然后,进攻高邮、泰州、仪真、扬州等地,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进而收集船只,渡过长江……”

朱棣沉思片刻,指着地图道:“凤阳防守坚固,我们必须全力进攻才能拿下,但这样有可能会损毁皇陵。”

凤阳府是朱元璋的家乡,年幼时,朱棣常回凤阳体验劳动。担心燕军的进攻会导致皇陵遭到破坏,因而,朱棣否决这个想法。

朱棣又分析道:“淮安城池坚固,要拿下这座城池需要很长的时间,到时候朝廷的援兵可能就已经集结了,对我们也是很不利啊!”

“殿下,我们为何不直接进攻扬州?”郑海提出自己的观点。

朱棣眼睛一亮,大声赞道:“妙!这个主意好!”

打量着郑海,朱棣丝毫不掩饰对郑海的欣赏,微微点头。

回过头,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自己解说道:“如果直接进攻扬州,兵指仪真,这两座城池,势单力薄,兵力少,我军兵临城下即可招降它们。”

扭头又看向郑海,朱棣一脸笑容道:“攻下仪真、扬州,则淮安与凤阳的人心自会动摇。我军再在长江上展示实力,京师孤立无援,感受到危险,京中必定生变。”

郑海暗暗赞叹朱棣的老辣,走一步看三步,这是老棋手。

听了朱棣的分析,燕军诸将都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