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盛名之下,岂是庸才?

郑海很无奈。

济南一战,铁铉用诈降,险些杀死了朱棣,后来又用太祖的神位挡住了燕军的大炮。铁铉的名声显赫,一战成名,气得朱棣牙根痒痒。

许多人都盯着铁铉,却忘了盛庸的功劳。其实,盛庸才是军事主官。

盛庸,盛庸,盛名之下,岂是庸才?

铁铉是个文官,只会筹谋,而打仗与守城,最根本的还是依靠盛庸。

盛庸是朝廷的平燕大将军,但燕军中少有人了解盛庸。

营帐中没有人能比郑海更了解盛庸了,但这个时候,没人愿意听郑海的分析。

在没有任何外来支援的情况下,盛庸与铁铉能够坚守济南长达三个月。

难道换到准备更充分的德州,盛庸就没有坚持三个月了吗?

郑海曾经被困济南三个多月,深知铁铉与盛庸的才能。

当时济南城中是如此艰苦,所有人饿得几乎快到了要易子而食的地步了,而盛庸与铁铉却未曾动摇,坚守的信念未曾放弃。

郑海明白,盛庸绝不是一个庸才,不可能因粮草短缺问题而改变既定作战方针。

然而,知道归知道,郑海的意见在燕军中得不到重视,他也没有办法。

燕军进军馆陶,派轻骑兵袭击大名,焚烧了盛庸的运粮船。

为逼迫盛庸出城迎战,实施朱棣的实现阻截运河北运粮食的作战计划,燕军沿着运河南下,从馆陶渡河,先后转战冠县、莘县、东阿、东平、汶上,一路破坏运河沿线的城镇与运河粮草转运点。

十二月的一天,朱棣派游骑兵在济宁侦察,捉到盛庸运粮的两名百户,得知盛庸已经移防东昌。

得知盛庸的先锋孙霖率领五千人马在滑口驻防,朱棣派都指挥朱蓉、刘江与内侍太监狗儿三人率领三千精骑兵夜袭滑口。

此战,燕军杀敌几千人,缴获战马三千匹,生擒南军的都指挥唐礼等四名高级将领,但敌军首领孙霖没捉到。

盛庸离开德州,进驻东昌,朱棣等人大喜过望,以为盛庸中计,随即率军赶往东昌。

大战之前,朱棣照例举行战前军事会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对诸将说道:“盛庸因为缺少粮草被迫离开德州,如今他们驻扎在东昌没有任何的粮草储备。这一战,他们一定会死战到底,我们必须用计打败他们。”

朱能提议道:“殿下,既然他们没有粮草,我们不如将他们困住,先耗一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