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请陛下恕臣莽撞。”
“你说,朕听着便是。”
“臣听闻,锦衣卫指挥使一直空着,锦衣卫十四所有千户十四人,却叫一百户代理指挥使,这件事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望陛下早日定下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否则人心浮动。”
朱元璋稍微抬头,盯着徐辉祖,脸色微变,沉声问道:“那你以为,什么人适合当锦衣卫的指挥使?”
“臣不知!”徐辉祖听出了朱元璋的语气,连忙跪伏在地上,“臣只是觉得,陛下该重新定下人选,而不是让锦衣卫的要职一直空着!臣不敢僭越!”
原来,这徐辉祖是要针对我呀!
一开始,我还真以为他是体恤军中的将士,为他们谋福利,看来是我抬举他了。
郑海站在武将队伍的后侧,看着大殿里跪伏在地上的徐辉祖,心中一阵感慨。
他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只见朱元璋在沉默地盯着徐辉祖。
“臣附议。”
武将队伍中靠前的一位将领走到殿中央,拱手行礼道:“臣认同魏国公的看法。如今,京中各卫唯有锦衣卫没有指挥使,这让人不免引人猜测,陛下还是早些指定人选为好。”
从背影看不出这人是谁,但郑海熟悉这人的声音,这名武将是曹国公李景隆。
“臣等附议!”
李景隆站出来后,其他好几位武将也纷纷站出来。
锦衣卫指挥使虽然只是从三品的官职,但身份极其特殊,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权力极大。
许多武将盯着这个空缺已经很久了,即便他们不能当指挥使,他们也希望能安排上自己的人。
如果能让自己的人当上锦衣卫指挥使,那就相当于在皇上身边多了一双眼,这相当于多了一道护身符!
只是由于百户郑海一直不倒,众人没法上位。
“曹国公,依你之见,谁才适合当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
朱元璋未必不懂众人的想法,武将们可不像文臣拐弯抹角,从表情就可以看出一二。不过,毕竟法不责众,他只好将矛头指向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很恭敬地抱拳行礼:“陛下,臣以为锦衣卫代指挥使郑百户适合。他代理挥使已经一年多,至今锦衣卫运转有序,可见他可以管理锦衣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以为不可!一个百户才是正六品级别,一下子跃升为从三品的官员,这不符合官员升迁的惯例。”还没等武将们站出来反对,吏部的官员先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臣也以为曹国公所说也不合适。”兵部左侍郎齐泰也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