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徇乐推,已升大位,况市不易肆四,人无间言,造我新邦,缵晋旧服。
卿等素怀勋业,共鉴兴亡,属予受命之期,勉乃事君之节,永图共理,别俟酬庸!
普天率土,备闻斯庆,咸使闻知。”
除了远处传来的锣鼓、欢呼声,整个郡衙大堂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只有陈望那高亢带有些许嘶哑地声音(连日来在府里练习导致)飘荡在大堂内外,显得异常庄严肃穆,充满了威压感。
众文武官员伏地聆听,不敢发声,但心中窃喜不已,因为陈望的倒数第二句话,“卿等素怀勋业,共鉴兴亡,属予受命之期,勉乃事君之节,永图共理,别俟酬庸!”
大意是,你们都是有功勋之人,也一起鉴证了新旧朝廷的兴亡,属于和我一起受天命的时期,希望你们保持侍奉君主的节操,大家一起永远共同执掌天下,下面的封赏特别酬答你们的功劳!
只听得裴堪高声喊道:“臣等当誓死效忠大郑,愿大郑千秋万代,陛下日月同辉!”
于是众文武一起高呼道:“臣等当誓死效忠大郑,大郑千秋万代,陛下日月同辉!”
待众文武喊过三遍后,陈望略略一抬手,大殿上复又趋于宁静下来。
陈望继续抑扬顿挫地高声道:“朕已祭告上天,龙熙元年起,朕祖父上陈下眕尊为世祖、孝宣皇帝,朕之祖母上苗下薇尊为定慈皇后;朕父上陈下谦尊为高祖、成武皇帝,朕之大娘司马熙雯尊为敬穆太后,朕之阿姐陈胜谯尊为华宸长公主!立王法慧为东宫德皇后,谢道韫为西宫宁皇后,呼延珊为懿贵妃,焦媄为端妃,阎清为淑嫔,薛璀为容嫔!贺蔚为总管皇宫内务女官,号云中夫人!朕女陈昉为慧娴公主、陈吟为元康公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文武高声颂道。
陈望说完后,抬了抬手,随侍在身后的一名紫袍年轻官员将手中一个丝帛卷轴打开,高声念道:
“封陈何为皇太子,随朝署理政务,都督中外诸军事。
檀道济为太子少傅,王镇恶为太子洗马,王仲德、蒯恩、向弥、到彦之、沈田子依次为率更令、太子詹事、太子中庶子等太子属官,封男爵。
陈啸为宋王,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镇洛阳,都督中原诸军事。
梁吉为宋王府司马。
陈且为秦王,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镇长安,都督关中诸军事。
王贵为秦王府司马。
陈顾为会稽王,假节,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建康,都督江南诸军事。
费如为会稽王府司马。
陈午为中山王,持节,镇邺城,都督河北、河东诸军事。
徐顺为中山王府司马。
陈牛为彭城王,持节,镇下邳,都督山东、两淮诸军事。
申丰为彭城王府司马。
陈安为庐江王,太师。
韩财为庐江王府司马。
司马遵为武陵王,太傅。
谢混为太保。
王谧为司徒。
王愉为光禄大夫。
李暠为酒泉公,大司马,使持节、镇姑臧,凉州刺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定为仇池公,大司空,使持节、镇汉中,梁州刺史。
朱序为荥阳公、加授特进、中军将军、使持节、镇虎牢,司州刺史。
柏华为晋阳公、加授特进、镇北将军、使持节、镇晋阳,并州刺史。
顾恺之为南郡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安东将军、镇江陵,荆州刺史。
朱绰为辽东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征北将军,镇蓟县,幽州刺史。
翟辽为平阳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镇军将军,镇淮阴,徐州刺史。
冯该为寿阳侯,镇南将军,镇寿阳,兖州刺史。
辛恭靖为安定侯,龙骧将军、镇临泾,筑起长安以北防务。
武壬为淮南侯,征虏将军、都督全国水师。
远道未赶来的毛璩(毛穆之的儿子,毛安之的侄子)为抚军将军、益州刺史。
马祥为前将军、雍州刺史。
秦福为左将军、交州刺史。
诸葛长民为安南将军,豫州刺史,镇历阳。
刘裕为辅国将军、扬州刺史。
刘毅为冠军将军、江州刺史。
何无忌为后将军、广州刺史。
孟昶为右将军、宁州刺史。
裴堪总领中书监,主持朝政日常工作。
崔达为尚书令(总顾问)。
阳启为侍中(皇帝、太子顾问)。
皇甫奋为御史中丞(监察百官)。
花弧为光禄勋(总管皇帝出行和执更的宿卫。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五官中郎将等等郎官归光禄勋管)。
窦冲为中领军(统帅亲兵卫士以及禁军,相当于谯郡卫戍司令)。
桓超为中护军(相当于总参谋长,协调诸部)。
陶潜为秘书监(掌管文书,相当于秘书长)。
檀韶为尚书仆射。
……”
最后是给三十年来为兖州和统一全国牺牲的死难烈士追赠谥号封赏家属,有自己丁忧守孝时攻打寿春袁瑾惨死敌手的梁山伯、邓遐;
有宁康元年死于谯郡城外的封厉;
有太元元年死在姑臧的乔记商铺乔茂;
有死于陈观之手的中常侍田孜;
有死在建康的忠义周全;
有死在漠北的穆崇;
还有死在大沼泽的江卣、毛安之、江绩等老将;
还有死于内战中的国子学同学王恭、王忱、殷仲堪、郗恢、庾楷……
封赏完毕,宣布大赦天下,并大宴文武官员。
——————题外话
为避免读者朋友在庙号方面产生争论,我做了一些功课,当然不全对,欢迎大家评论。
庙号制度始于商朝,商人重祭祀,会对死去的帝王建家庙祭祀,并给该帝王追尊庙号。
庙号最初只有四种:太、高、世、中。
“太”为创基立业;“高”为功高盖世;“世”为世代祭祀;“中”为中兴基业。
晋朝这情况反过来了,司马懿庙号为“高祖”,司马昭庙号为“太祖”。
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庙号为“高祖”,石虎庙号为“太祖”;前秦苻洪庙号为“太祖”,苻健庙号为“高祖”。
南北朝时,刘裕庙号为“高祖”,刘义隆庙号为“太祖”;南梁萧衍庙号为“太祖”,其父亲萧顺之庙号为“高祖”;南陈陈霸先庙号为“太祖”,其父亲陈文赞庙号为“高祖”。北齐高欢的庙号最初是“太祖”,后来又改为“高祖”。
“高祖”和“太祖”没什么严格区分,那些“始受封为太祖,始受命为高祖”的解释根本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