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马上任

秋日明媚,金风送爽,天空蔚蓝,白云悠悠。

建康士子、百姓在台城东的青溪之畔沿途围观,拥挤不堪,箪食壶浆,相送王师。

无数鲜花、花球、水果,向帅旗下的陈望身上、马上扔来,令他应接不暇,只得左右抱拳拱手,笑脸答谢少女、美妇们的好意。

陈望率领着准岳父王蕴调拨的五千精锐大晋子弟兵,乘战船二十艘出秦淮河,横渡长江,于次日下午到达了历阳郡。

南中郎将、历阳太守江卣早已恭候在江边,下船后,陈望命兖州司马柏华安排军兵于历阳西城门外扎营,随着江卣一起进了城。

进了历阳郡衙后,陈望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江卣。

陈望看着常年操劳于江北后勤给养供应的江卣,不免心中有些难过,他沉声道:“叔父,此次出征我给您带来一个副手,也是我的同窗,名叫庾楷,乃庾太尉之孙。”

“哦……”江卣手抚着稀疏的山羊胡,眯眼道:“长公子这是……”

“实不相瞒,我有意让庾楷日后接您的班,还望您尽心培养,”陈望直言不讳地接着道:“当然,他何时能胜任此职,全凭叔父大人决定,我不催您。”

“这……”江卣有些意外地沉吟着道:“长公子是觉得我老迈昏聩了,还是有失职失察之处?”

陈望心道,他这是误会我了,看来对古人说话还得讲究个含蓄二字才好。

于是脸上浮起了笑意,但语气里却是多了一份真诚之意,他温言道:“叔父,您误会了,侄儿前来兖州非常需要你们这些父亲旧部的协助,但你们大多都已在江北军中效力十数载,年龄、身体都不比从前,侄儿想调你们回建康,一来是回京尽享荣华富贵,二来是助我在朝中多几分话语权,以免被奸佞之臣构陷。”

江卣闻言,面色缓和了下来,颔首道:“长公子之意我不是不知,只是在一个地方一个职位上待久了,难免有不舍之情,还望见谅,这……庾楷是可塑之才吗?将来让他掌管江北十数万大军和二百万民众的生计,你可放心?”

“唉!”陈望叹息道:“最令我放心的自然是叔父您,但总要得有接替之人,庾楷出自高门庾氏,家财万贯,自小锦衣玉食,肥马轻裘,不瞒叔父您说,若是掌管钱粮之事给我两个人让我选择,另一个是出身寒门,自小节衣缩食,寒窗苦读,品学兼优之人,我定当选择庾楷。”

“哦?”江卣微微一怔,此番言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蹙眉问道:“这是为何?”

“越是贫苦出身的人,在巨大财富面前,在自认为不易被察觉的机会面前,越容易改柯易节,”说完,陈望笑了笑,怕江卣误会,解释道:“当然,这里说的是个概率问题,而不是代表所有。”

江卣思忖了片刻,心中叹服不已,躬身施礼道:“长公子知人善任,所见甚是,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若是将寒门子弟安排在其他职位上或许能有所成就,若是跌倒在钱粮之上,那就太可惜了。”

“嗯,寒门子弟最合适的职位就是在督察和谏议方面,常常会出千古诤臣,也是检验主官或者陛下的一面镜子。”陈望点头继续道:“《吴子·治兵》说,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 ,勇者持金鼓 ,弱者给厮养, 智者为谋主。吴起在这里讲的短者怎样、长者怎样等是从教练作战之法令角度来讲的 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些用人之道 就是因势用人的问题,即根据人才个人特点用之 或让持矛戟 或让持弓弩等。这与刘邦的因势用人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 用人一定要灵活 把握好“势”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分配任务,使下属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把工作做到最好。”

“高见啊,长公子!”江卣再次施礼道:“卑职一定会尽心竭力,辅助和培养庾楷,令他成为将来萧何、荀彧之类的一代干吏名臣。”

“哈哈,叔父,您把他们培养成下一个江卣,侄儿就感激不尽了!”

“哦?”江卣微微错愕,又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长公子言重了,言重了,哈哈哈……”

陈望放下心来,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微笑道:“叔父,好久没来历阳了,是不是该吃晚餐了?”

江卣一拍脑门,猛然醒悟,“哎呀,恕罪,恕罪,我早已经安排妥当,这就上饭。”

说罢,向中堂下大喊道:“吩咐厨下,赶紧上饭。”

陈望这才将庾楷等人唤上中堂,一一向江卣做了介绍。

江卣也算是一代名臣,兢兢业业,从无纰漏,大家慕名已久,纷纷躬身施礼。

因为陈望早已提出了禁酒令,所以晚餐很快吃完,撤下饭碗后,大家进入了正题。

陈望率先下令道:“此次奉诏北伐,第一站本来要去寿阳,但刺史行辕皆在庐江,只能绕道先去,江太守,明日请将五万大军之粮草用度直接发送至寿阳,按三月时日计算。”

小主,

江卣在座榻中躬身答道:“卑职遵命,按一日一名军兵至少一斤粮计算,一月为三十斤,三月为九十斤,合一石粮左右,五万大军三个月需粮十五万旦,另加草料五万石,不知可否够用?”

众人皆为惊叹,江卣如数家珍,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