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芦管柿宴:往年收银卅二万 这年收了九百两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300 字 16天前

“突然有点怀念太上皇了。至少他能放心地让我们干事。”方绽道。这话很有些大逆不道的味儿,意思是你嫌弃当今圣上不信任你了呗。

“你这话不全对。太上皇当初能信任我等,高举功不可没。”言婴道。没外人的时候,几人也不称呼王炬为公公,直接叫他的字。

“惠直,你怎么看?”苏苏问。

在场之人,都是一条船上的。谁出事,其他人也别想好过,故而大家说起话来百无顾忌。

申式南还没答话,楼梯处传来回袖的声音:“罗在,让一让,让一让,我这柿子皮薄易破。”

说话间,回袖和芽芽两人双手各端了一个托盘进入茶室,每个托盘里有六个碟子,每个碟子里有一个黄澄澄的柿子,左右两侧各配有一片绿叶。

每个柿子都摘了蒂,插着一根空心的芦管。芦管翠绿,管口圆滑,显然是精心削制、打磨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日里,二楼的茶室用屏风隔成五六个小间,这会儿人多,便撤去屏风,大伙围坐。徐椒椒想要起身帮回袖接过托盘,回袖微微摇头,示意不用。

随即,回袖两手轻轻一掂,盘中十二个碟子如天女散花,轻轻飘落在申式南一侧的十二人面前,没有晃动,没有声响。

随后,芽芽如法炮制,将十二个碟子天女散花般,摆到另一侧的十二人面前。

众人杯两女这一手绝活惊得嘴巴大张,苏苏与言婴更是高声喝彩。

“回袖,没想到你这个小馋鬼还有这一手?”苏苏喊道。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回袖轻轻一笑,手一抬,苏苏面前碟子上的一片绿叶旋即飞起,擦着苏苏脖子飞向身后,斜着将青铜烛台切为上下两截,上半截“啪”一声掉地上。

申式南笑骂道:“回袖,你舍不得这边好吃的,可以不走,干嘛拿我青铜烛台出气?那可是马哈省送我的。”

回袖盈盈一笑:“马哈省自己就不是个东西,他能有什么好东西?那个烛台太丑了,我看不惯。反正你要走了,也用不着了。”

言罢,对众人行了个福礼:“这点心是我姐妹一点心意。柿子千挑万选,无疤痕,无虫洞,秘法锁鲜。芦管轻轻吸食即可。”

回袖说完,与芽芽一同转身,袅袅下楼。

众人心中暗惊,均想:大人身边几个女子,经常见到,没想到个个身怀绝技,一手功夫恐怕不在花裴之下。

座中二十四人,除申式南、钱樟落和酸花三人外,均细细观赏起这道点心。柿子色满肉润倒也罢了,可这季节居然还有翠绿芦管,委实不多见。

柿子大家都吃过,可用芦管吸食倒是第一次见。见各人都不忍心下口,申式南笑道:“都尝尝吧。好吃可别缠着回袖喊还要,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好吃的。”

申式南也没想到,回袖今天会显露这一手。他隐约猜到,回袖可能是想警告各人,别以为申大人走了,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刚刚苏苏问的问题,咱们做臣子的,不好妄议。”申式南道:“我前一久也没闲着,也查了一些事,发现好多事全透着古怪。以福建平叛一事为例……”

申式南先问了一个问题:“正统九年,也就是我从温州府学去京师国子学那一年,太上皇重开福建和浙江银场。你们知道吗,为何要重开银场?”

众人摇头。

“宣德九年,朝廷从银场收上来的银课是三十二万两,福建能收四万两,浙江能收九万两。正统四年,太上皇十二岁,这一年,你们猜猜,银场总的收上来多少银子?”申式南问。

众人七嘴八舌,有猜二十万两的,有猜十三万两的,也有猜二十四万两的,最少的也是十万两。

申式南眼神复杂地扫视众人,道:“你们还是太善良了。当官的几个,今后要要小心了,假如你们跟那些人为同僚,要么寸步难行,甚至身首异处,要么变得跟他们一样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