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姜一山一家的生活,申式南在京师的时候,就操碎了心。比如,通过富商购买了他妻子朱娴在芷兰社的书画,等等。可让黎芷兰、冯苞苞和申式南都瞠目结舌的是,朱娴每次所得银钱,除了留下生活所需的小部分钱以外,其余的都交给了丈夫拿去接济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无不感叹,同时艳羡不已,正所谓“花无错开,人无错对”,大概就是这样子了。一个交趾人氏,一个应天府江宁人氏,两人不但走到一起,还竟都是一般的慈悲胸怀,对清苦生活乐在其中。
书归正传。密室里,邵二哥说完后,轮到何银屏:“铁鹰卫扮作商帮先行到达的有二百九十六人。后续人马三百一十人,从湖广购买粮草,正在押运来临安府的途中,预计十天左右抵达。”至于踏白军的人数和动向,她当然不会当众讲。
稍顿之后,她又接着道:“我们是昨天午间到的。我抽空转了一下,发现城南出去十四里的地方,有三座山,其中最东面的包甲山,只有一个入口,易守难攻。铁鹰卫可在此扎营。”
申式南这下是真看出何银屏的兵法没白学了,当即表示赞赏。申式南没去过实地,可他手中有王炬带来的舆图,单纯从距离和位置考虑,觉得包甲山、纱山和麦地山等三座山有大用,于是见面就找王用买下。
然后是苏苏介绍他的礼乐(yuè)卫:“众所周知,咱们的巡抚大人,一路上搜罗了各种江湖奇人,组成了礼乐卫,苏某出任指挥同知……不过,诸君不必嫉妒,我这个指挥同知只有虚衔,连品阶都没有一个。”
“听闻苏同知天赋异禀,不曾带过兵,却巧用练兵之法,一路上将礼乐卫管制得服服帖帖。本副使佩服!不知礼乐卫今后……”高羊儿插话问道。
“承蒙高副使谬赞。礼乐卫的责任是深入各宣司,通过唱戏,评书,杂耍等,宣化我大明天威仁德,富足繁华,以促蛮夷诚心归附,再无二心。”苏苏难得的不张狂。
他一听对方的自称,就知道她很在意职权,对这种人,他不愿意言行上得罪。毕竟,人家一把年纪了,也没别的爱好,职权差不多就相当于性命。
高羊儿不明白:“那朝廷的宣化军干嘛去?”
“嗐,宣化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兵卒,他们能宣化才见鬼了。真正的宣化军,其实是护卫礼乐卫的。”苏苏道。
大伙讲完,申式南综各所述,正式发令:“铁鹰卫和礼乐卫明日起进驻包甲山,自建营房,我会抽调一部分工匠和民夫来协助。同时,为增强自保能力,礼乐卫从上到下,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进行必要的兵法操练,由高羊儿抽调铁鹰卫的人操练。”
要做的事很多,除了要隐藏好铁鹰卫,眼下最重要的是组建宣化军。好在自己与沐王府有故情在,来临安府之前,就已经与母亲一同拜访了沐王府。沐王府设宴接风的同时,把云南布政司和按察司的主要官员也请了来。
本来,巡抚是多多少少招地方官员嫉恨的。先前的那些巡抚,不是尚书就是侍郎,地方官员倒也不敢得罪。申式南是唯一一个四品官任巡抚的,也挂着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职衔,地方官是不敢得罪,可难免欺他年轻,难免有人阳奉阴违。
有着沐王府这层关系,当申式南提出,要发函催各宣司同知副使来临安府领兵时,云南布政使很爽快地在巡抚之印的边上也盖上自己的大印。布政使盖印的目的,是方便文书的流转,相当于布政使司出人出力帮巡抚通知下面的人。
云南都司在沐家的控制之下,申式南计划从就近的卫所挑选二千八百人组建宣化军。
王炬不解,劝道:“眼下向朝廷纳贡,接受朝廷册封的,就三宣六慰,同知副使各领兵一百,合计该一千八百人。私自扩军,恐遭猜忌。”
申式南笑道:“高举,你多虑了。我问你,圣旨上说的是不是巡抚诸司?”
王炬点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