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奉皇命查案,杨阁老身为首辅,自会维护皇命。莫非你忘了,被伤二杨的供词有提到,凶犯曾当面辱骂三杨?咱们只管上门,杨阁老必不会让我等失望。”申式南一脸笃定,他已经看出,被伤二人的供词有改动痕迹,此中必有隐情。
本来,这类被伤案件,只要事主不追究,没人会在意,更不会费尽心思去追查。正因如此,供词被改动的痕迹都懒得遮掩。
“周大人,咱们此去,人不宜太多。顺天府一人,大理寺一人,再加上胡观和我四人即可。”申式南见他被说动,又叮嘱道:“另外,此案关系甚大,恐不是一日两日能查清,周大人可否给我一个腰牌,以免诸位不在场的时候,便于我等临机处置?”
太学生经常被六部等抽去清查黄册,载有本人姓名的国子学的腰牌作为身份证明还是极为重要的。可他也没想到,腰牌刚给了那位青碧披帛女子,就被抽调来大理寺查案。没有腰牌,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可是寸步难行。
小主,
“请放心,四位的临时腰牌商大人已经交代制作了,明日就可以领到。”周历道。
既然是联合办案,顺天府、刑部都有人在大理寺临时办公室值守,都察院的人却是托词不至。
四人来到杨阁老府上,已是哺时将尽。通报之后,果然如申式南所料,联合办案组四人如愿见到杨溥。
四人身份在门房通报时已说清,其余三人看向申式南,均瑟瑟不语,对面坐着的那可是当朝首辅啊。
申式南单刀直入,朗声道:“杨阁老,我等此行只为讨教一个问题。据涉案人供称,伤人凶犯屡次怒骂以荒服疲中国,对我大明重臣阁老亦颇有微词,我等不明所以,敢情阁老解惑。”
周历心中暗道:这太学生不简单啊,明明供词中三杨被骂得狗血喷头,在他嘴里却变成颇有微词。
杨溥眼中精光闪过,沉思片刻,道:“不怪诸位不知,此事确系牵涉重大。也罢,诸位乃我大明忠臣,又牵涉案情,告知一下也无妨。”
随后轻叹一声,道:“宣德三年,成山侯王通,安远侯柳升等与交趾叛军相继战败,消息传到朝廷,朝中意见分成两派,有的支持武力讨伐,有的支持放弃蛮荒之地。”
抿了一口茶,他又缓缓说道:“出于国用考量,二位杨大人提出,不宜以荒服疲中国,主张弃置交趾布政司,并力压群臣,说服先皇下诏,最终我大明撤出交趾。唉……”
四人不知杨溥心思,以为真是什么隐秘的军国大事。事实上,当年朝廷要放弃交趾的消息,即使在民间也传得沸沸扬扬,更别说当初参加廷议吵得一塌糊涂的众臣,彼此心知肚明。
但不管怎样,至少解开了荒服之谜。申式南更是确认,各个案件之间那条隐秘的关联就是交趾。他相信,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必有收获。
从杨府出来后,四人吃了点东西,便又匆匆赶往柳府。杨阁老刚才提到安远侯柳升在交趾吃了败仗,这下柳溥与王通交集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柳溥的老子柳升。再结合二杨的父债子偿,凶犯动机已经有了大概。
遗憾的是,杨荣第六子事发没多久就变卖家产,离京回了老家,杨荣辞官归乡后,杨府就长子和六子留守。
杨士奇本来去年就辞官,却不知什么原因滞留了一段时间,次子杨道禾小指被斩后,一家人匆匆回乡,没多久杨士奇就离世。
其中必然有隐情在,可惜二人已归乡,相关线索也无从查起。
到达柳府时已经天黑。柳溥的夫人接待四人,再次说起柳溥失踪当天的情况。
柳溥是本月十三日巳时出门,说是有故友约至府上饯行,因他十五日即将返回广西。
到了晚间也不曾见人回来,正好听到传言说王通也告失踪,柳府这才向顺天府报官。
卷宗记载,王通十二日午后出门,半夜报官至顺天府。王通已经被夺去爵位,加上失踪时间还短,顺天府没有重视。
直到十三日午后,王通之子王琮再次报案并使了点银子,顺天府这才立案,发动捕快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