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是在盛暑天气,老太妃的尸身不易保存,礼部那边便用了最快的速度,安排了整个葬礼。
虽然仓促,但是却足够盛大!再一次的彰显了皇家的孝心,民间百姓也对这次盛大的葬礼议论了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也就过去了。
因为有一件新的事情被爆了出来。
白黄芳李,户部尚书的儿子和工部尚书的儿子为了拍卖新进花魁,花费巨大。
要说原来这种事情,也不少见,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些风流事情也都是在圈子里当个谈资。
毕竟在朝中当官的人,双手怎么可能真的干净。
但是,这种一掷千金的事情,这次却传了出去,不过一个晚上便引起了更为激烈的讨论。
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比贪官污吏更能引起老百姓们的关注和兴趣了。
不过老百姓们拖家带口,还要生活,就算是说也不过是悄悄的念叨上两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真正在这件事情推波助澜,添薪加柴的却是前俩京城赴考的学子们。
有人作诗讽刺这件事,有人在酒馆内高谈阔论,有人冷嘲热讽,有人悲哀感叹。
当然也有人更加坚定了心中要当官的心。
只要迈进了那个朱红高门,自己便也能过上那种挥金如土的生活了。
整个京城都在这件事的笼罩下,呈现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百姓的讨论对于贵族来说无关痛痒,也动摇不了高官大户的地位。
但是科举考生和文人墨客的嘴巴和笔尖,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忽视的。
毕竟这些朗朗上口的诗歌传唱,已经在民间传开了。
总不能让衙门派人将路上的小孩和乞丐抓起来吧?!
所以这件事便也就这样拖着,没有人去管也没人去过问。
小主,
见没人管,百姓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京城中的老百姓,常年个生活在皇城根下,有见识、有口才,说起话来阴阳怪气,每句话都能直戳人的心窝子。
而这种说官、说富,说为富不仁的,更是让人痛快,但是他们也不是个傻的,毕竟朝廷的文字狱也不是闹着玩的。
京城中一个偏僻小馆,经常来的也大多都是住在附近的人家。
算不上有钱,但也不穷。
酒馆里也大多都是熟人,喝上两杯后,话匣子自然也就打开了。
从最近的天儿真热,渐渐的也就聊到了其他的事情。
“听说了吗?”
“你是说那事?”
说话的两人一对视,彼此也都知道了对方说的是什么。
“嗨,这件事还能有人不知道?我家的看门口都能说上两句。”
“啧啧啧,到底是张兄家里有本事,家里的狗都成精了!”有些戏谑的调调,并没有让人不舒服。
“那可比不了,毕竟我家狗就一张嘴!”
“比不上人家上下两张口,能吃能说能忽悠!”
说这话的是被称为张兄的人,一脸的不以为意,甚至表情中还带着讥讽。
对方心领神会。
“那倒是,别说是您家的狗,就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比不了呀。”
“毕竟哪怕是神仙,也就一张嘴,那里比得上这些人。”
“有时候比貔貅还可怕,毕竟哪怕是龙子也就靠着一张嘴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