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因为受了惊吓,贾珍也不强迫她继续伺候着,便让她早早的回屋休息了。
但是贾珍和贾琏却依旧还是在喝酒玩乐了大半夜。
两人醉醺醺的一人拥着一个家中的丫鬟,便回房休息了。
……
顺天府最近接到的报案,简直比去年一年多了一倍有余。
往年你要说京城里面的大小官员谁最闲,他顺天府尹排不上第一,也定然是前三。
毕竟在京城这个地界,砖头砸下来十个里面有九个官职品阶都比他要高,他谁也管不了。
偶尔有百姓来报官,他后面的亲缘关系拉七拉八的,指不定都能和京城的大官权贵扯上亲戚关系。
所以有时候根本也用不到顺天府出多大的力,就正常走流程就行。
而这次东山的流民,着实让他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就算是能把这些流民都抓起来,大牢里也没那么多的地方。
之前将这些流民都赶走了,但是他们四散逃开后,有的进了山林,有的去了破庙。
抓人也抓不到什么,而且那些流民也都长得差不多,破破烂烂的衣服,脏兮兮的脸。
想到这里,顺天府尹便头疼。
但是既然宁国府派人来报案了,就算是按照规矩走流程,也要走一趟宁国府的庄子了。
所以在报案的当天,顺天府尹便派人去宁国府的庄子去查看取证。
路上的时候衙役们便说道:“这些流民也没有个落脚的地方,就算是山林猎屋和城外破庙,也都不是长待的地方呀。”
紧接着就有人接着说道:“那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倒是想回东山,但是也要有钱回去呀?”
说着压低了声音说道:“更何况,东山那边的情况,还不如在这里讨饭混日子呢!”
听到这里,就知道这人知道什么,立刻小声问道:“你怎么知道东山那边的情况?”
另一人也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家有人在王爷那里当差,多少知道一点。”
“东山都快被上面的那些人瓜分干净了,他们哪里会管下面人的死活。”
话不用说全,对方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老操作了!
东山那个地方土地肥沃,四季分明,而且景色多样,无论是种庄稼还是做庄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旱灾涝灾也算多,就算有,也和这些大老爷们没什么关系,只要地在庄户在,谁管你死多少人!
更何况死了这茬,还有新茬接上,永远不会缺人的。
话说到这,自然是不能再说下去了。
不过也很快到了宁国府的庄子。
衙役们查看了一番存酒的地方,以及小丫鬟们描述的情况,和流民的模样,做好了记录后。
按照礼数,衙役的领头便去向贾珍告辞。
贾珍醉酒自然没有见他们,他们也是由庄头送出去的。
这种情况他们这些衙役也是见的多了,心中虽然不爽,但也不能说什么不是。
谁让人家是宁国公还是世袭的将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