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镇战事,牵扯了我大明无数百姓的神经,诸位臣工还是好好商议一番,务必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年轻的天子面色平静,声音清冷,全然不因刚刚的\"争吵\"而有半点不耐;辽东诸将官的封赏已是争吵多次了,但始终无果。
\"陛下,祖大寿等将固然有滔天之功,但此役斩杀的女真鞑子不过寥寥,早些间更是有些许拥兵自重的嫌疑,岂可轻易授予侯爵之位。\"
\"更别提,贼酋皇太极至今还在逍遥法外,爱新觉罗家族的核心成员也是一无所获,岂可获此殊荣?\"
闻言,面色涨红的次辅朱国桢便是再次起身,冲着案牍后的天子\"直言不讳\",态度坚决,显得\"战意十足\"。
作为执掌礼部二十余年的老臣,其最为重视的便是\"规矩\"二字,为此他甚至不顾熊廷弼乃是天子心腹的事实,曾数次弹劾其拥兵自重,胆怯畏战,坐视女真来去自如。
如今辽东经略熊廷弼率领大军一战荡平赫图阿拉,平定辽东,将奴儿干都司这片广袤的土地重新收了回来,自是大功一件。
朱国桢知晓,以天子一向出手\"阔绰\"的例子来看,此役大明怕不是要多出几个炙手可热的勋贵了。
但饶是他提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也没有想到天子此次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出手便是三个侯爵,伯爵若干。
为此,即将\"回乡荣养\"的内阁首辅周嘉谟都是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昔日决战的时候,被女真人视为\"重要臂膀\"的蒙古八旗一触即溃,绝大多数都是四散而逃。
至于女真主力虽然被关宁铁骑全歼,但依着辽东经略熊廷弼所奏,应当还有一部分女真鞑子被皇太极瞒天过海的派到了蒙古草原,保留了一丝国本。
如此说来,辽东军于赫图阿拉城外斩杀最多的敌军既不是蒙古鞑子也不是女真建奴,而是隔江相望的朝鲜官兵。
约莫两万余乱军,仅有少数幸运儿在神机营的炮火下捡得一条性命,跪地乞降,捡了一条命回来,余下皆是永远的留在了辽东。
朝鲜自建国以来便是大明的附属国,其国内军民勉强也算是大明的子嗣,故而辽东军毫不顾忌的屠杀朝鲜官兵,已然招来些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