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城西市大街上演着一场\"大戏\"的时候,乾清宫暖阁内同样气氛焦灼,一袭红袍的衮衮诸公们皆是面红耳赤,大口的呼吸着,好似刚刚才进行完一场争斗一般。
御案之后,天子朱由校神色冷峻,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面前的案牍,目光凛冽,但却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堂下重臣的表演,宛如一名看客一般。
虽然预想过自己的想法对于朝野上的衮衮诸公们来说有些突兀,但是他也没料到,这些人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
甚至,户部尚书毕自严都罕见的没有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
\"陛下,海禁乃是昔年太祖爷定下的祖训,不可轻改啊。\"
内阁首辅周嘉谟脸色涨红,全然不顾上首的朱由校有些凛冽的眼神,一个头磕在地上,言辞灼灼的说道。
前日随同红夷人一同押解进京的,还有福建巡抚南居益对于海商李旦及其麾下船队具体情况的禀报。
根据南居益在奏本上所说,此前不被他们所重视的海商李旦,每年通过海上贸易可得白银三百余万两,相当于眼下大明一年之中三成的税收。
其麾下的生意遍布南洋,远远不是一句所谓的\"海商\"便可囊括。
与其相比,昔年被天子抄家处死的八大晋商,就是一个笑话。李旦一年的进项,便能相当于那八家富商的总和。
朱由校原以为朝野之上的这些朝臣们见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之后,会毫不犹豫的同意开放海禁,可是却不想事实远超他的想象。
朝野之上的衮衮诸公们非但不同意彻底开海,甚至还要重新恢复\"海禁\",一如过去的两百余年那样。
闻听周嘉谟的话语,朱由校怒极反笑,将手中的奏本狠狠的扔掷于地上,恼怒的摇了摇头,声音阴冷的说道:\"阁老,何至于这般迂腐?\"
明朝初年,由于倭寇对于大明沿海地区的袭扰,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诏令天下,布海禁政策,明令禁止沿海地区的百姓私自下海,而这也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序幕。
但是大明并没有彻底断绝与其他国家的来往,相反,在成祖朱棣年间,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极大的震慑了沿海诸国,使明廷的声势达到了巅峰。
但是好景不长,待到朱棣去世之后,朝中大臣便是为此爆发了强烈的冲突,主张开海的大臣与主张海禁的大臣各执一词。
最终,明廷还是延续了太祖朱元璋指定的政策,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民间百姓出海贸易。
但是,朝廷的诏令并未能阻止天性逐利的商人们征服大海的欲望,私自出海的事情常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