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蔡邕的态度(三)

重整汉末 鹿鸣东方 1172 字 4天前

蔡邕眸光大亮,他紧紧的盯着刘辩,期待着刘辩接下来的话。

可是刘辩到这儿却没词儿了。

二人大眼瞪小眼,僵持了半天。

最后,蔡邕有些绷不住了,“你倒是继续说呀!”

刘辩有些尴尬,“这个嘛,我还没想好。目前就想到了这么多。”

倒不是刘辩,没有设想出更多的内容。而是其他的东西说了也没用,根本不切实际。

他想要选拔人民代表,参与议事,参与立法。

也想过让各地方世家各派一些代表来参与议政,利用他们相互制衡保持相对公平。

但是这些东西如果只是单纯的用在侍郎的选拔上以及体系重建,却显得有些小马拉大车。

并且单论这两个想法本身就有些不切实际。

首先,现在的人民代表根本不足以胜任需要他们的职务。

追其根本,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

当平头老百姓站在了国家的高度上去看待社会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判断力。

刘辩记得,他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过过一段西方民主时期的乌龙事件。

由于一个国家追求绝对的民主,要求进行选拔的时候,需要全国的人都进行投票。

其中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候选者偶遇了一位前来投票的民众。他在好奇心驱使下询问对方支持谁?反对谁?

这位民众在说出反对人名称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报上了他的姓名。

贤者很好奇,就问:“你为什么要反对他,他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吗?”

这个民众根本没有认出眼前的人,就是他反对的目标。只是说:“我并不认识他,也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我只是恰好知道他的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