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连他异常看重的着书大业优先级都排到了后边。教授的过程也不如往常那般的温和,变得特别严厉。嘴上说是为了殿下的学业着想,但是刘辩始终觉得这夹带点私人恩怨。
蔡邕估计现在还在生气自己把他女儿带出府玩的这件事,估计也记恨自己怼他这件事。
好不容易熬过了蔡邕,下午张俭还会定时定点的过来。张俭总会督促着刘辩为各种书籍进行标点符号断句。
你还别说,非要让刘辩去回想他记得的哪些句子还有些难度。但是光对照着书上的原句进行断句,刘辩能把自己记得东西全都复现出来。
一时间还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令孔融等一众大儒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对刘辩增加了许多好感。
这位面上时刻都挂着和煦笑容的先生,教育刘辩的同时还帮他博取不低的声望。
当然,更多的句子刘辩都是凭借自己高中水平的文言文素养进行分析,出现了许多错的离谱的句子。
如果不是修养足够好,张俭险些就忍不住在刘辩面前笑出声了。
然后张俭就会根据刘辩产生的错误去讲故事。传递一些思路,接着就是让刘辩重新断句,典型的启发性教学。
就这样一个人大批量灌输,另一个人辅助启发。两者相互印证的作用下,刘辩进步神速,很快就通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
虽然做不到理解深刻,信手拈来。但是言语谈吐却更加接近这个时代的文人,两位眼界甚高的老师都对他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