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暗流涌动(2)

可李惟忠、李景维这一行几百人马浩浩荡荡,却并没有直奔淄川的东面方向,而是一路向南而行。

原来,李惟忠是想跟随李景维到那木雅热岗看看,那里有不少大夏的族人们在此居住,而且这跟随出来的三四百人也是要汇入到这里,这里保存的可是大夏复国大业的希望!

这木雅热岗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的折多山一带,距离中兴府有三千多里之遥。而中兴府去往淄川和木雅热岗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方向。

李惟忠赴淄川上任,却绕道木雅热岗,最起码要多走几千里的路程。不单单距离遥远,更让李惟忠没想到的是,这一路行来路途竟然是如此的艰险!

尤其在进入四川行省辖地之后,大多都是高山峻岭,很多通行的道路都是蜿蜒崎岖的小路,两边则是深沟险壑,人马稍不留神就可能葬送在这荒山野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近三百字的代表作《蜀道难》,正是描写四川盆地通往外界的道路是如何崎岖艰险、群山高峻伟岸的佳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至今令世人耳熟能详。

这一路艰难旅途不再赘述。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眼前的山地渐渐开阔起来,远处一座巍峨的雪山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与李惟忠并驾齐驱的李景维此刻已经难捺兴奋之情,手指着雪山说道:“惟忠兄,那座雪山就是被当地人奉若神明的贡嘎雪山!”

李惟忠见那金色的贡嘎雪山高耸入云,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皑皑白雪折射出万道金光,像是披上了一件金装,气势无比恢宏、神秘;周围数座雪峰环绕,绵延千里,端的是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李景维又指向前方一大片沟谷地带:“进了那谷口就是寨子了!”

后面那几个李景维的侍卫此时已经欢呼起来,口中嗷嗷欢叫着,手上的马鞭狠狠抽向坐骑,一阵风似的狂奔而去!

李惟忠也被大家的情绪感染,催动后面的家眷马车加快速度。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着那谷口距离已经不远,但是这队人马又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来到了谷口。

见那谷口一道巨大的寨门,此时已经大开,从里面涌出了男女老少好几百人!

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小孩子们欢呼雀跃;青壮年们奔过来热情地拥抱迎接;有的老人们眼中已泛出激动的泪花。

看到李景维,很多人匍匐在地,高呼“太子殿下!”

李惟忠跟着李景维跳下坐骑,与蜂拥而上的人们拥抱寒暄。被欢乐的气氛包围着,就连一向沉稳持重的李惟忠此刻也是笑逐颜开,接过有人端来的下马酒一饮而尽!

李惟忠的夫人顾氏领着家眷们也都陆续下了马车。一路旅途劳顿,突见眼前欢乐景象,孩子们立刻兴高采烈,撒着欢儿地追逐嬉闹起来。

一个约莫七八岁、相貌英俊的少年走在李惟忠身后,扯了扯李惟忠的衣襟。

李惟忠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四儿子李恒。就见李恒皱着眉头,不解地向李惟忠问道:“父亲,这些都是何人,为何与咱家中语言相通?怎的都居住在如此荒郊僻壤?”

原来,李惟忠回到中兴府入了军职以后,娶了汉女顾氏为妻,生下了四个儿子。为了让自己的后人不忘本,李惟忠在家中除了教儿子们蒙语和汉话,还教他们大夏语,告诉他们这是自家族人的土语。但是,为避免节外生枝,李惟忠坚决不允许儿子们在外说大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