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西夏国殇(8)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李惟忠听到这终于被证实的消息时,瞬间眼泪还是夺眶而出。巴音见状,有些慌乱,默默取过巾帕递给李惟忠擦拭眼泪,也同情的叹了口气:“可怜那堂堂一国之君及宗亲、大臣八十多口埋在了一片荒郊野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惟忠再也忍不住,立时大放悲声。巴音顿感失言,有些后悔说出实情,急忙劝解李惟忠:“贤弟,人死不能复生,务必节哀顺变,勿要悲伤过度,伤了贤弟的身子。”

李惟忠抬起泪眼望向巴音:“兄长,可否告知小弟,我堂兄葬于何处?”

巴音顿时惶恐无措:“这……”。

相关

关公:一般指关羽,东汉末年名将(?—220年),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在宗教文化方面,关羽被道教尊为关圣帝君、文衡帝君,被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盖天古佛等。

马首是瞻: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原义是作战时,士兵依主将的马头决定前进的方向。后比喻毫无主见,服从指挥或跟随他人进退,不敢稍加违背。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哀顺变: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意思是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有出于对生者的保护与关怀,希望家人朋友节制自我的哀伤,顺从大自然人死不复生的规律,接受这个突如其来或已有预知的重大的变故。也有对于亡者对于其家人朋友生活幸福尽量减少哀伤的人之常情的感情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