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草书歌行》

醉僧怀素 寻舜觅柳 1378 字 5天前

怀素与卢象二人,于萍岛上陪伴着李白一同垂钓嬉戏,度过了两日欢乐时光之后,方才踏上归程,重返绿天庵。

回到绿天庵后,李白便同卢象一道,住进了那片芭蕉林旁的清幽茅舍之中。

自此以后,每日里他们或是吟诗作对,探讨诗词歌赋之妙;或是陪着怀素静心练字,开怀畅饮美酒佳酿。

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着实令人心生羡慕,只觉得无比洒脱、惬意非常。

就在这悠悠岁月中,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月,时令也悄然步入初秋时节。历经炎炎夏日的炙烤煎熬,如今总算迎来了些许凉意,而怀素也趁着这秋高气爽之际,着手展开九嶷山之行的筹备事宜。

此事一经传出,周亦铭当即便拍胸脯包揽下所有事务,表示定会妥善安排周全。

不仅如此,他更是特意派遣周书福与怀素等人结伴同行,以确保行程顺利无虞。

眼看着出发之日临近,为给即将远行的众人饯行壮威,周亦铭特地选在了文人墨客们偏爱的“潇湘夜雨”设宴摆席。

这场饯行宴规模虽不大,但应邀前来赴宴之人却皆非等闲之辈。除了主人周亦铭本人之外,还有永州太守王邕亲临现场,此外更有此次出行的主角——怀素以及其卢象的好友李白;另外,还有卢象,就连怀素的师兄怀仁也专程赶来参加此宴,共同为即将踏上旅途的众人送上美好祝福。

此次九嶷山之行,预计的行程时间较长,卢象的愿望没有达成,颇有些郁闷。反倒是怀仁随行之事,怀素跟永州太守王邕请求之后,王邕爽快的答应了。

宴席上,大家开怀畅饮,闲话家来,聊些奇闻趣事,诗词歌赋。气氛热烈而又融洽,笑声不断。

笑谈间,周亦铭回忆起了上次九嶷山之行时,他们给怀素饯行之时的情景。并重点讲了前零陵郡太守刘迥,讲解了李白的三五七言的诗体结构和诗。

讲完之后,周亦铭笑道:“今天独创三五七言诗体的正主在此,我们听一听诗仙给大家讲一讲,如何?”

诗仙李白也不推辞,笑了笑道:“当时,创作之诗时,先是看到秋之凄美,有感而发!有了三言;后又由情生情,三言不足以表达,便又有了五言;后来,发觉五言不足以表达当时的感情,便又有了七言。写完之后,发现这样写作,另有一番情趣,便用三五七言做了题名!”

说完,望着周亦路等人,“哈哈”大笑起来。顿时,大家掌声一片。

怀素便来了兴致,大喊道:“笔墨伺候!”

周亦铭吩咐人取来了笔墨纸砚,李白也兴致颇高,亲自为怀素磨墨。

待一切准备就绪,怀素大喝一声"起”,便手起笔落,但见怀素口中念念有词,手下之笔如龙凤飞舞,笔下之墨如落花飞雪,又似风吹杨柳。

随着怀素口中念词的速度加快,手中之笔的移动,也加快了速度,一会儿,如风驰电掣,又似狂风骤雨!……

待李白看着自己的三五七言之诗。顷刻间在怀素的笔下,便成了一幅张驰有度,浑然天成的书法作品时。心中的激情四溢,灵感迸发!

接过怀素手中的笔,在另一张桌上,铺开了纸,写下了《草书歌行》几个大字。

接着,又自右至左,写了起来: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