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直言犯谏

“启禀太后,童谣多是民意并非无稽之谈。微臣读两汉史书,桓、灵帝时长安便有童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今天细想起来无不属实。”赵易此时反而毫无退缩之意。

“你……你……”刘太后气得直哆嗦,用手指着赵易喝道,“方才魏国公说从太祖开国历经太宗、真宗三朝,无不仁义治国,从不擅杀大臣,今天吾就改一改祖宗的先例。”

王署吓得已顾不得的许多,暗暗扯了扯赵易的衣袖,示意他赶紧给太后赔罪。

“启禀太后……”赵易刚要往下说,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丹阳郡主求见。

“她来干什么?传她进来。”刘太后气哼哼坐下。

“小七给拜见皇祖奶奶,皇祖奶奶圣安。”赵小七见刘太后满面怒容,再看看跪在地上的赵易和一脸紧张之色的王署,顿时察觉情况不妙。

“还‘皇祖奶奶圣安’,这套辞你跟谁学的?”刘太后冷冷问道。

“跟他学的,他每次见到小七都说皇祖奶奶不是一般的圣明,有皇祖奶奶在,我大宋必定千秋万载。”赵小七一指赵易说道。

“胡说八道,他刚才就差骂吾昏庸啦,背地里岂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刘太后言辞虽然还透着怒意,但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间消去一些。

赵易听了赵小七的话,立时意识到自己的鲁莽,眼珠一转赶紧说道:“启禀太后,您冤枉微臣了,就是给微臣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骂太后啊。微臣一直认为太后和唐太宗一样心胸宽广从谏如流,成全了魏征等铮铮谏臣,也成就了贞观盛世。微臣也深知太后最痛恨那些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佞臣,所以说话均出自真心,不敢有丝毫的阿谀逢迎。”

“哼,你把吾比作唐太宗,那自己就是魏征喽。”刘太后说话虽然还不失严厉,但脸上的怒色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