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十大名臣(5)

特别是明清时代的民间,百姓们对于大名鼎鼎的包青天上榜,那可不是一般的认同。

“这赵祯的麾下,倒真是人才济济啊。”

算起来,这已经是大宋仁宗朝第三位上榜者了吧?

赵匡胤看了一眼站在赵祯身后不远处的包拯,不禁是若有所思的抚起了胡须。

『早期的包拯曾任监察御史,多次上表弹劾权贵,并建议朝廷练兵选将、充实边备,早早就有了能臣的名声。』

『之后包拯外放,历任河南、陕西、河北等地,每到一地,都能因地制宜,为当地百姓带去实惠。』

『在此期间,包拯还数次上书,向宋仁宗痛陈大宋时弊,百姓疾苦。』

『不过,真正令包拯家喻户晓,以至于在后世能够妇孺皆知的,还是他任开封府尹的这段经历。』

『因为包拯的廉洁公正、刚直果毅,又能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再加上他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又能帮百姓还公道,这才使其在民间有了“包青天”的美名。』

『此后千年,包拯盛名不衰,甚至被逐渐神化,成为了清官、好官的代名词。』

『恭喜包拯,位列华夏人杰排行榜,十大名臣第九位,奖励“造化洗髓卡”一张,“诸天令”一枚(已认主),“世界本源”一道,《大日观想法》一部,《浩然正气诀》一部,《符文之道详解》一册。』

『另外,检测到包拯不止存在于一个世界,现将其余世界的包拯与宋太祖世界的包拯融合,成就唯一。』

“恭喜希仁兄。”

眼看着包拯获得神榜奖励,并重新恢复年轻之后,一旁的韩琦、文彦博等等好友全都是第一时间上前,满脸羡慕的道喜。

他们说什么也没想到,在继名满天下的范仲淹之后,这位官职并不算显赫的包拯,竟然也能上榜。

“多谢诸位大人,下官侥天之幸。”

包拯咧着一张大嘴,抑制不住的向众人一一回礼,说实话,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入选此次的华夏名臣榜。

只能说,感谢后世的那些戏曲小说家吧,是他们一手把包拯,生生推上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