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慰军心太子临北徐 得噩耗陛下痛心首

遗梦南国 章双城 3478 字 1个月前

太子稍稍正了正身子,点了点头。

“是啊,身为五州都督,子昭将军能以大局为重,事无巨细,皆躬身为之,作为晚辈,我甚为钦佩。”

“来,诸位与我一同敬都督一杯!”

说着,众人不管愿不愿意,都跟着太子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末将不胜酒力,还望殿下恕罪!”

昌义之抱着拳头深深作礼。

“无妨,无妨。”

“既如此,老将军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剩余几人见状也看出了些许意思,于是都拱手作礼退了出去不说。

萧子昭见状起身上前,朝着太子跪地叩首。

“末将言语失当,还请殿下......降罪!”

太子听后并没有及时回应,只是起身将他扶了起来。

要说萧子昭那么稳重的一个人,又怎会轻易言语失当呢,而且还是当着太子的面。

太子便是今后的圣主,而现在是当今圣主的眼睛。

萧子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若是真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想必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暴露出来吧。

“叔父如此,侄儿甚为羞愧!”

萧子昭一听这话,惊得双眼溜圆,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末将身无尺寸之功,更不能忘人臣之礼!”

“叔父快快请起。”

“父皇差我来此,其用意想必叔父早已知晓。”

“父皇说过,叔父不谙世事,一心只为朝廷着想。”

“所以他老人家才会把五州都督一职交给叔父。”

“洛口人心涣散,已是人尽皆知。”

“父皇只想叔父在任时,能彰显南国实力,震慑索虏;若言期许,唯有早日了结两军对峙之势。”

“若能一举攻下寿阳,便是为我南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父皇苦心至此,难道叔父还不明白吗?”

萧子昭听后哽咽着抬起来头。

“子昭......绝不负陛下嘱托!”

“叔父此言,我定会转述父皇!”

“叔父放心,我会随叔父一同上阵杀敌!”

勤政堂门外,游击将军、朱衣直阁裴渊明扶着宝刀挺身站立。

忽见两人一前一后,跑了过来。

“末将参见裴将军!”

原来是易琼,回京复命来了。

本来立了功是件好事儿,可是看他和身后的萧敬则,却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意思。

“是武猛将军啊。”

“快快请起。”

“谢将军,我们二人回京复命,本不该如此急躁,不过雍州有书信带来,还望将军转呈陛下!”

裴渊明看了看他,自筑阳城一战后,易琼的名气已传遍了三军。

这个后生确实是个好苗子,有可圈可点之处。

只不过如今雍州战事已平,郢州也平静如常,若不找机会跟个高人,恐怕他日后也没什么大前途了。

雍州的柳庆远将军,就是个最佳人选。

如此想来,裴渊明就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来人。”

身旁的侍卫会意后便上前拱手,仔细在二人身上检查了一番不说。

等裴渊明从堂内出来后,朝着二人再次点了点头。

于是易琼带着萧敬则,进了勤政堂。

“末将易琼。”

“萧敬则。”

“叩见陛下!”

皇帝微微抬了抬头,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呵呵呵,单骑破阵,骁勇非常啊!”

“你们起身吧!”

“谢陛下!”

“听裴将军说,宁蛮府有奏报?”

“陛下,雍州柳刺史,故去了......”

“什么!”

喜儿急忙接过书信,递了过来。

只见皇帝双手颤抖,打开书信后双目朦胧。

“这......怎么会这样!”

喜儿见状上前捋着皇帝的后背,一边安抚着。

“陛下,您要当心身子啊!”

“庆远既逝,我如同断臂尔......”

易琼擦着眼泪,再次叩首。

“陛下,恕末将直言,雍州还需速择良将,护我北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缓缓睁开眼,缓了好一会儿。

只听他有气无力的说了句:“速去召彦达、怀文来。”

“是!”

喜儿一路小跑着,奔了出去。

没一会儿,安成王和韦怀文便来到了堂内,跪地叩首。

“臣,参见陛下。”

“庆远......去了......”

二人互相对视一番,皆沉下了脸。

“河东柳氏,对我南国忠心耿耿。”

“朕让庆远镇守雍州,意在坚固屏障,防卫左右。”

“如今他这一去,朕一时间想不出合适人选。”

“你们说......何人接任,最为妥当啊?”

易琼和萧敬则立在原地,皇帝也没说让他们退下,可这军国大事,以自己的品阶来说,恐怕连门儿都进不了,更别说谏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