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众人的情绪稍稍稳定下来,他再次开口说道:“此次大赵来信正是为了向我们说明当前的局势,据信中所述,大梁此次兴师动众,共出动了六十万大军攻打大赵。
如今大赵面临强敌压境,形势危急,独木难支,故特来请求我大宁能在其后方予以援助。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大臣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谁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许久之后,终于有人打破了这片沉寂——只见丞相顾付然稳步走出队列,来到殿前躬身行礼。
“陛下,老臣认为当下我大宁务必得和大赵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大梁才行!要知道,咱们大宁可不单单只是跟大赵达成了相关协定那么简单,如果大赵真的不幸惨遭灭亡,那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大宁想要完全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朝堂之上,众多大臣们闻听此言后皆是频频颔首,表示赞同之意。
而此时的宁云承则是双眉紧蹙,面色凝重地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实对于这当中所牵涉到的利弊关系,他又何尝不清楚呢?
稍作思忖之后,宁云承终于开口说道:“嗯,确实如诸位爱卿所言,如今看来唯有联合起来抗击大梁才是上上之策。否则一旦大赵覆灭,那大梁定然也不会轻易放过咱们大宁的。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立刻派人传信给徐牧将军,命他亲率三十万大军从北境的阳临关出发,直捣大梁;同时再令南境守将何林率领麾下二十万精兵强将沿着河流逆流而上,进攻大梁南关。
唯有采取这般分兵合击之势,或许方能逼迫大梁撤回兵力前来救援。”
听到皇帝做出这番部署安排,丞相顾付然赶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陛下圣明!眼下大梁那六十万大军皆已倾巢而出全力攻打大赵去了,他们留在国内驻守的人马至多也就不过五十万人而已。
所以只要我方此番军事行动能够成功迫使大梁回师增援,那么整个战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呀!”
大梁国尽管拥有多达二百二十万的庞大军队,但对外宣称却仅仅只有百万之数。
这其中缘由不难理解,因为在这风云变幻、局势复杂的世界里,各个国家都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故而都会刻意保留自身实力,绝不会将所有底牌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这种藏拙之举,既是一种战略手段,也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