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奏明父皇在护国寺开辟济世院,救助北面逃难而来的难民。届时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若有心便来帮我吧。”
“是!”
李薇很高兴能和皇长姐一起做事。
“长姐,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
看着李薇跃跃欲试,兴高采烈的走了,长公主扭头问芳姑道:
“苏璃她们已经到临安府了吗?”
“到了。裴夫人说日前已经在临安府安顿下来,一切都好,请公主不必挂怀。另外,今日一早,苏记的大掌柜还送来了这些银票。”
芳姑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递给长公主。
“来人说,裴夫人预感盛京城中将有大批难民涌入,这些银两是她给殿下您用于救济灾民的。再者,她也已经给城中所有苏记的掌柜通过气,但凡要用钱用粮或者是要用人,长公主殿下只管吩咐,苏记在所不辞。”
长公主捏着那叠厚厚的银票,听着这些话,心中百味杂陈。
她知道苏璃颇有些产业,那些产业生意也都还不错。可她没想到的是,苏璃竟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来给她。
“我总算是知道,裴珩为什么那么喜欢她了。”
长公主自嘲地笑笑,
“父皇虽答应让我办理济世院,但却也坦言国库出不了一文钱。日前,我还为了这件事情发愁呢,苏璃像是未卜先知,便让人送来了这么多银子。这些事情,她完全可以以苏记的名义去做的,却把这美名给了我。”
“公主和裴夫人一样,都是菩萨心肠,忧心百姓的好人。”
“行了,别贫了。有了这些钱,济世院的事情就能着手办起来了。”
惜春楼下的粥铺连着设了几日,便挂出一块牌子,说是长公主在城外护国寺开设了济世院,凡是北面逃难来的百姓,都可以去护国寺。
消息传开,盛京城里的乞丐、流民一时间便少了许多。城中的治安压力也小了很多,但依旧没有热闹多少。
倒是护国寺,一下子人声鼎沸起来。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别急,都有!”
九公主绑着襻膊,站在一口大锅面前,亲自持勺舀粥。这些日子,她日日都在护国寺帮忙。
曾经,她以为大启朝国富民强,直到亲眼看到了这么多难民后,她才知道苍生多艰、百姓多苦。
虽每日劳累地倒头就能睡着,但她内心从来没有这般充实和开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