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陈恪回京

这个杀星来到杭州府只有十余天,做了许多事,杀了许多人,不、杀了许多倭寇。

人们突然发现,杀星举起屠刀的目的是不再出现屠杀。

他们明白了,十余万百姓排列在街路两侧,默默地给这个杀星送行,看着他的战马走来,男人抱拳躬身,女人蹲身为礼。

而他骑在马上抱拳,不时转身向两侧行礼。

见到这一幕,常继祖发句感慨:“此生能得此荣,足矣。”

他有了奋斗目标。

而刘艺默默无语,他想的与秦烈相同,死后能进忠烈寺。

这是陈恪的想法,他俩绝对支持。

为了能进忠烈寺,他俩必须做好攻取琉球的准备,皇命下达,立刻启航出征。

他俩盼着这一天,还对陈恪的离去萌生了失落感。

而赵知府和吴守备则比较放松,陈恪走了,那股威压消失了。

他俩奇怪过,文质彬彬的陈恪为何拥有这么重的威压之势?

也许是他杀了上虞的县令和守备,也许是他率先冲进敌阵挥刀猛砍倭寇,也许是他下达的剿杀令、屠杀令,也许是他毫不犹豫的将那些豪富送进监狱。

总之,这个文质彬彬的杀星挺可怕。

他俩不敢不完成杀星留下的任务,他能屠杀倭寇,也能砍了他俩的脑袋。

赵知府身在文官集团之内,得到兴京朋友的指点,“朝中众臣态度一致,陈恪不找事,大家就绝对不找他的事。”

这是一个让文官集团集体处于防御状态的人物,就凭这点,他就超过了留侯。

兴侯,以大兴王朝国名赐爵的侯爵就这么通过了。

他没找事,群臣也就绝对不找他的事。

想到这赵知府苦笑,望着那支远去的队伍一定要挥挥手,陈恪走了,希望他别回来了。

不对、没事就别回来了,贼寇来了他再来。

赵知府的心情很矛盾。

而陈恪的心情也很矛盾。

他想带兵收回琉球,他想冲进那个岛国,他想在那座山上立起一座碑,碑文就是,“我率军杀进来了,此生无憾了。”

他想......

他想的很多,可他必须返回兴京,他还要说服李祯、刘太后,说服满朝文武。

他会说服他们的,但他的渴望却无法亲自实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臣们不会让他再次带兵,武将们也不想让他再次带兵。

有他在,刘太后想让刘艺、常继祖立功的计划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