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乌桕3

乌桕为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长适宜温度为20到30摄氏度。

主根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快速,耐热也耐寒、耐旱、耐瘠。一般在春季采用播种、扦插或高压法进行栽培繁殖。

在《中国药典》中记载乌桕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杀虫之功效。

主治吸血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

但乌桕有微毒,这个消息可见《全国中草药汇编》。

其栽培利用记载于《齐民要术》以及《农政全书》中:收子取油,甚利于民。

而乌桕种子附着白色蜡状物质,称为“皮油”。

种仁榨出的油又称“清油”,是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的重要经济树种。

宋朝的林和清有诗曰: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乌桕俗名木梓树,五月开细黄白花。深秋,叶子由绿变紫、变红。

叶落籽出,露出串串“珍珠”,这就是木籽。

籽实初青,成熟时变黑,外壳自行炸裂剥落,露出葡萄大的白色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