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学子们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得以宣泄,纷纷义愤填膺地控诉着科举制度的弊端。
“启禀陛下,如今科举,考官多为世家大族出身,徇私舞弊之事屡见不鲜!”
“陛下,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早已脱离实际,尽是些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于国于民毫无益处!”
李承风静静听着,心下却暗喜。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要让这些寒门学子,亲口说出心中的不满,将那些世家大族的丑恶嘴脸,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这时,一个名叫张远的学生站了出来,他身材瘦削,但眼神锐利。
“陛下,臣以为,要想真正改革科举,必须从源头抓起。”
李承风目光落在他身上:“哦?说下去。”
“是。”
张远向他行礼,开口道:“其一,考场必须由陛下信任之人亲自把控,杜绝徇私舞弊。”
“其次,科举的内容也应该更加贴近实际,考察学子们的真才实学
张远叙述间,李承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心中暗自赞赏此人胆识和见地。
“最后,这高额的进门费也该取消了!”
听闻还有进门费,李承风龙眉倒竖,道:先帝在时,每年拨款无数用于科举。”
“想不到啊...”
张远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道:“此事虽令人不齿,却并非个例。”
“臣家乡便有此陋习,名为‘场地费’,实则敛财之举。”
“若不缴纳,便会被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即便侥幸入场,考官也会百般刁难,难以高中。”
李承风听得心惊,他明白王朝弊病诸多,却不想这腐败之气在各省蔓延,已有如此气候!
“陛下,臣也曾遭遇类似情况。”
一个来自江南的学子壮着胆子补充道:江南之地,富庶繁华,这进门费更是名目繁多,诸如‘笔墨费’、‘茶水费’、‘监考费’,不一而足。
开了这个头,诸多学子纷纷哭诉。
“陛下明鉴!在下家乡地处偏远,本就贫瘠,还要承受这额外的负担。”
“是啊陛下!我家中本就清贫,为了凑齐这些费用,几乎倾家荡产!”
殿内一时议论纷纷,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科举制度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