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南北运河之议

“扬州前几年都有盈余,存粮不少,此战会造成短期内钱粮紧张,需两三年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过来。好在此战获胜,也有些收获,但不足以弥补损失。所以,州牧重筑雒阳,当缓行,如此才能缓解钱粮压力。”

其实,刘敬也就这次北伐动用了超过十万大军,以前征战都是只出两三万兵力,钱粮盈余很多。结果囤积钱粮几年时间,一次北伐就用得差不多了。

要知道,娄圭所说的七八百万石粮指的是士兵粮饷、伤残抚恤,不包括战时用粮、兵器制造等方面的投入。要是再算上这些,那北伐消耗钱粮至少有近一千五百万石。

荀彧和贾诩听得一愣一愣,以前曹操打仗,钱粮都是以万石为单位,刘敬打仗,钱粮以百万石为单位。

“子伯,多亏有你在南昌统筹大局,否则此战我难以获胜。”

“将军过誉了,我乃将军之臣,自当为将军效劳。”

刘敬想了想,又说:“原本我还想一鼓作气,大军继续北上,看来得先缓一年时间,让大军休养生息。不过,重筑雒阳之事,不能耽误。元颖,筑城之事,我想托付给你和子敬共同负责。”

“能参与筑雒阳,乃我之荣幸。”刘馥早就猜到刘敬会让他负责筑城,否则刘敬把他召来许都干嘛?他接着说:“筑雒阳非同小可,前期规划极其重要,得费上不少时间,只是……今雒阳百姓不足,莫非要从关中迁移百姓来修?”

“不,我想让子敬率三万大军,驻于雒阳,让士兵筑城。北方之地,袁尚、袁谭等,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为虑,进军冀州恐怕用不了那么多兵力,届时大军空闲,正好让士兵筑城。”

“原来如此,还是将军想得周到。”

“子敬。”刘敬看向鲁肃:“你意下如何?”

“愿奉将军之命,全力筑好雒阳。”鲁肃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好,重筑雒阳之事,就这么定了,筑城规划由元颖负责,子敬率军进驻雒阳,在开始筑城前,需做两件事,一是安置从关中迁来的百姓,二是扫清河南尹境内匪徒,还河南尹一个安全稳定。待元颖规划完毕后,就开始筑城,筑城所需钱粮,由子伯调配。”

刘敬又跟刘馥、鲁肃细聊了他的几个要求,比如新的雒阳城计划居住多少万人,皇宫修在哪,书院修在哪,有多少家医院、多少家图书馆之类的,事无巨细。谈了半个时辰,才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对了,元颖,把你叫来,我还有一事,想托付给你。”

“将军请讲。”

“以雒阳为都,雒阳虽位于黄河边上,但北方人不知走水路的重要,黄河水道不通,我有意兴修水利,挖通黄河到长江,如此一来,从南方到雒阳,就可以走水路,比陆路要快很多。”

“黄河到长江?”众人无不瞠目结舌,娄圭连忙提醒刘敬:“将军可知,黄河到长江有多少里路,几乎不可能挖通,且劳民伤财,只是怕不妥。”

鲁肃也急了起来:“是呀,此工程巨大,耗费钱粮无数,我大汉战乱多年,今百废待兴,处处需要钱粮,就算想通挖,也得数年之功,亦无钱粮支撑。”

荀彧也忍不住了:“将军,挖通黄河到长江,至少得挖一千多里路,得征徭役数十万人,今战乱未平,实是劳民伤财,不可取呀。”

刘敬看到贾诩不说话,主动问了句:“文和,你以为呢?”

贾诩先行了个礼:“将军想挖通黄河到长江,若只为疏通水路,实是得不偿失,还使将军背负骂名,只怕不可取。想必将军并非无的放矢,不知这水路还有何用处?”

“文和这问题问得好,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畅通,百姓往来、货物运输就会通畅,则出行成本就大为降低。早在数年前,我便让顾元叹规划交通网络,今扬州、荆州各州郡都在修路,改善交通。在这交通网络中,水路是最重要的一环。子敬、元颖、子伯都知道,在我扬州,水路是非常重要的,大山阻隔之处,皆走水路。”

“而在北方,水路不通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南北水路不通,南北往来,唯有走陆路,若挖通黄河与长江,使水路畅通,届时南北往来就方便很多,交通成本大为下降。虽投入巨大,但能恩泽后代,使子孙后代数代人都可以因此受益,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就以税粮为例,以后都城在雒阳,我扬州的税粮该怎么运到雒阳?子伯想必也头痛得紧,就算水陆结合,也得先走水路从扬州运到荆州荆州南阳或江夏,这得花十天八天时间,再走陆路到雒阳,至少得半个月以上,全程一个多月时间。若挖黄河到长江,全程走水路,只需差不多半个月就能送到了,岂不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力?数年下来,节省下的钱粮不计其数。”

“另外,除了税粮之外,货物运输亦可走水路。例如北方发生天灾,急需粮食赈灾,而北方又无粮,若没有水路,只走陆路,等到南方的粮食运到时,百姓早就饿死了不知多少,有了水路,能节省数日将粮食运到,就会少饿死不少人。总之,挖通黄河长江水道,作用非凡,此事我志在必得。”

娄圭、鲁肃和刘馥知道刘敬的脾气,没做决断前,一般都会听取众人的意见,一旦决断了,就不会轻易更改。三人明白,这事刘敬可能早已想清楚了,多半已下定决心去做,不容更改,三人也不再反对。至于贾诩和荀彧,两人只是惊讶于刘敬的行事方式。

娄圭很快就表了态:“好吧,将军若要挖通黄河长江水道,此事和建雒阳?一样,只怕不能急,唯有缓行,非一蹴而就,需数年时间,慢慢挖。一则避免钱粮不继,不能供应,二者避免征过多瑶役,使百姓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