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曹操不如刘敬的地方

“朝廷诸臣,诸如董承、种辑、刘备之流,以此反我,污蔑于我,实是争权夺利罢了,他们想夺我手中之权,我又岂能甘心就缚?我唯有铲除他们,方能掌握大权,去辅佐陛下,重振汉室朝纲。只是,我虽有志向,却仍至此地步,志向未了,深以为憾。”

“刘敬不过一微末汉室,起兵于豫章蛮荒之地,本就不起眼,却能在数年之间,扭转乾坤,平定扬州,攻占比他还强大的荆州,又攻破益州,占据天府之国,今又败我至此。南方地广人稀,素来不为人所重,而我兵据中原,为何反不如刘敬?”

曹操又看着荀攸和郭嘉,希望两人能给个答案,否则,他即便败了,只怕也是心有不甘。

“刘敬……”荀攸心里有他的想法:“我以为刘敬擅长治理,我曾听闻,刘敬据一地,会优先鼓励农耕,行屯田之策,囤积粮食,战时钱粮充盈,从不被粮草掣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他数路大军北进,征战长达一年之间,但粮草运输,却没有丝毫压力,此已是胜我军甚多。”

“刘敬治理地方,发展教化,任用贤才,爱民如子,他除了在南昌建书院外,还在扬州、荆州各郡兴办书院、蒙学,如此行教化,引得天下之才,纷纷汇聚扬州,孔文举、阮元瑜皆天下名士,却仰慕刘敬之名,愿意千里迢迢前往南昌,便是证明。”

“听说他在南昌还办什么弘敬馆,藏天下之书,又建图书馆,将天下之书印刷成册,供读书人阅读,使读书人能够轻而易举,就能博览群书,此举天下震动,无数文人,纷纷南下南昌,只为能阅读更多书籍。”

“刘敬爱民如子,在淮南就用了百万石粮来救数十万受灾的百姓,此举损耗钱粮无数,却也使其收拢到流民,增加治下人口,赢得民心,另外,据说他还在江淮一带兴建水利,解决水患,浇灌田地,为民所称赞。”

“刘敬不仅民心归附,还得到天下文人的尊敬,名望之高,已算是众望所归,天下人皆慕其名,愿意为之效力。”

荀攸给刘敬的评价太高了,让曹操都觉得很不高兴,如果以前荀攸这么说,曹操多半直接暴起,把荀攸骂一顿。只是,此时他也是无话可说。当然,如果在以前,荀攸也不敢说这话。

曹操陷入了沉思之中。论屯田,他也在行屯田之策,但他主要是军屯,且打仗消耗极快,钱粮并不充盈。至于发展教化,他确实对一些有才之人,礼贤下士,使大量人才为他所用,可这与刘敬相比,却又远远不如。至于民心,那就更比不上了,他曾屠戮百姓、广征徭役、强征兵役,只为扩充兵力,为百姓所唾骂。

曹操细细想了想,又看向郭嘉:“奉孝,你以为呢?”

“公达所言极是,我深以为然。”郭嘉抚着下巴下的胡子,沉思一番,又说:“只是我以为,刘敬能成就大业,皆因其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任何人都无法去效仿。”

“这……这是何意?”

“听闻扬州一带的百姓会在田地建一物,称为水车,此物甚是奇巧,可将水从低处引向高处,再灌入田中,待干旱之时,此物大有用处,可将低处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

“据说,在扬州、荆州等地,此物随处可见,有此物,农田收入得到保障,去年江淮之地曾出现旱情,豫州沛、陈、梁等国,均粮食欠收,我军粮食短缺,亦是因此,但淮南却丝毫不受影响,收成尚可。诸如水车,我等视为奇技淫巧,但在刘敬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其发挥大作用。”

“造纸之术、印刷之术,我等亦视之为奇技淫巧,刘敬却将其发扬光大,售卖到整个天下,使天下人趋之若鹜,而他从中获得大量钱财,再用来购买粮食,当年他救济淮南数十万百姓,其粮食都是从荆州购买的。”

“其大军交战,其粮草也可以去购买,若他从豫州、兖州等地购粮,是不是可以把豫、兖两州的粮食买光,那我军岂不是没有粮草了?”

“这……果真是如此。”曹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此时郭嘉的话提醒了他。

“司空有没有想过,刘敬并非只有造纸之术和印刷之术,还有其他的,从他治下售卖过来的各种吃、用的,价钱都极其昂贵,例如文房用品、蔗糖、茶叶茶具等,文人趋之若鹜,争相购买,这些钱是不是就会被刘敬赚走。”

“这……又有什么后果?”曹操和荀攸看着郭嘉,并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也不大清楚,但……”郭嘉一时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就如同司空有一百金,跟刘敬买了茶叶,花了五十金,那司空就只剩下五十金了,司空钱少了,刘敬的钱就变多了。”

“那又怎么样?”曹操还是不理解。

“如果司空又花三十金买纸,那就只剩下二十金,刘敬手里就有八十金了,司空是不是越来越贫瘠,刘敬却越来越富庶。”

“咦?果真如此!”

“正是如此,刘敬在豫州、兖州售卖各种昂贵的货物,实则其本钱可能并不高,只是价钱高而已,豫、兖两州的人去购买,钱财都会落入刘敬的口袋,刘敬再反用这些钱来购买豫、兖两州的粮草,长此以往,豫、兖两州会越来越贫瘠,而刘敬治下的扬州、荆州却越来越富庶。”

郭嘉虽不懂得什么高深的经济理论,但从事情的表面,也能看到一些本质的东西。

曹操和荀攸此时也是目瞪口呆:“也就是说,我们的钱都变成刘敬的钱了,所以……我们就越来越贫穷,他却越来越富。”

“正是,待双方大战之时,在战场之上,刘敬的大军无往而不利,我军就慢慢处于下风。”

“哼!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让弘敬文房在豫、兖两州售卖货物,如今悔之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