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明的北疆

谋明1630 清波凡人 1161 字 20天前

浑河,后世称之为桑干河,鼎鼎大名,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着名大战。

明末万历年间的那场浑河血战,惊天地泣鬼神,血性与悲壮。

洋河,也俗称羊河,跟海河相连,源远流长。

羊桑河这名字取得有意思,表示这条河的河水里有着桑干河和羊河的恩泽。

放眼望去,羊桑河的河水清澈,河面宽广平坦,两岸也多草地绿树。

在河两边,遍地都是屯军或是民户的田地,河水蜿蜒流向东西两边,一直滋润和灌溉着河边的这些土地。

京师宣府,河北蓟州一带的农垦环境优越,在洋河,浑河两岸,包括涞水两岸的涿鹿一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这里都可以像南方一样种植水稻。

这里河流水渠广布,历朝历代都重视这里的水利建设,在大明,更是成了北地重要的屯田之地。

为保证境内农作物收成不受侵扰,宣府镇和蓟州镇在这一带,建有密集的边关防御体系。

大明在北疆的防御体系,主要是依托万里长城为核心,设置纵深防御体系。

长城往外至边境缓冲区域带,纵深约三四十里,在这片广宽的纵深区域,大明建立有墩台屯三级纵深堡垒式防御。

一般情况是三里一墩,五里一台,十里建屯堡,特殊区域就更加密集。

而墩台屯三者之间成品字形设立,相为犄角之势。

据说,这种墩台屯三级纵深防御体系,还是戚继光在边疆任蓟州总兵,都指挥使时倡导的。

由此可见,戚将军真是一位世间少有的军事天才,他的前瞻性思想,他的二本军事着作在后世广为流传,还是现代军事院校里,古代军事理论的必修课。

这里的城堡,都是跟长城相连接,一般建在长城以内,部份百户屯堡也是近挨长城而建。

而台或墩则远离长城,就设在国境线上,军事缓冲区域的边上,称之为边塞边墩或烽火墩。

墩有大有小,守卫这里的统称为戍卒,是明军中最底层,最危险的兵种。

一个墩的守卒一般为七至十人,台比墩规模稍大些,守卒在十几到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