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浙党所在的位置旁,内阁首辅方从哲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拿着玉笏板,眼神深邃而凝重。
他的目光在朝堂上缓缓移动,时而落在东林党人身上,时而又看向楚党的吴亮嗣,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心里明白,浙党此刻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个抉择可能就会决定浙党未来的命运。
若贸然支持楚党,以浙党如今的实力,或许会被东林党一并打压;但若坐视不管,唇亡齿寒,东林党下一个目标大概率就是浙党。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思考着如何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浙党寻得一线生机。
另一边,勋贵们的阵营中,定国公徐希皋站在最前方。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毕竟是定国公府的当家人,身着着一身华丽的国公服饰,腰间佩戴着象征身份的玉佩。
此刻,他紧握着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双眼冷冷地盯着东林党人,眼神中仿佛能喷出火来。他
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低声说道:“这些东林党人,就会在朝堂上耍这些手段,于国于民没有半分利处,”
他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东林党真的得势,对徐天爵等人不利,他绝不介意动用自己手中的力量,哪怕与东林党鱼死网破,也绝不让他们轻易得逞。
在他看来,这些文人只会在朝堂上舞文弄墨,玩弄权术,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家国大义。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的交锋才刚刚开始,局势却已经剑拔弩张。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楚党和徐天爵一党与东林党的争斗,更是一场关乎各方利益和大明未来走向的激烈博弈。而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谁能笑到最后,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
“陛下,臣以为方大学士看事物有些肤浅,这战报上除了写我军损失,也写到了女真人的伤亡,此战杀敌两万,擒获叛贼李永芳,杀后金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如此功勋,如若不加赏,那将致朝廷的脸面于何在?”
“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这些为官之人?陛下乃圣明之君岂会看不懂这些,方一燝、左光斗,你们不要再蒙蔽圣听了,圣上乃贤明之君,怎么可能听你们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