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一次来河汊调查结束时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辛庄生产队队长辛加大要顶得住。”
这说明当时县委对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这种形式是持抵制态度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这当然与当时地委、省委的态度也是有关系的。
听说当时省委书记许家屯就持观望态度,在江苏与安徽交界处还立了“坚决抵制分田到户单干风”的牌子,这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着改革的浪潮。
然而,公社余登科书记却有着大无畏的首创精神,他就像一位勇敢的开拓者,态度鲜明地提出大包干、分田到户是适合河汊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在全公社实行大包干。
他的这一做法,在公社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些保守的人开始担忧,他们害怕这种变革会带来混乱,就像担心平静的湖面被打破后会引发洪水一样。
而那些渴望改变的人则看到了希望,他们积极响应余登科书记的号召。我和胡德志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我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置身事外,应该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
随着大包干的推行,河汊公社的土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民们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他们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曾经荒芜的土地开始变得肥沃起来,田间地头充满了生机。
那些曾经贫困的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孩子们的眼中也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尽管余登科书记支持的大包干形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来自上级、同级、基层群众等各方面巨大的障碍、阻力和挑战。
上级的保守态度、同级的质疑目光以及基层群众中部分人的观望心态,都如同层层乌云笼罩着这一新生事物,未来的发展态势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一切有待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期间,县委先后派了六次调查组来到河汊公社,就像六朵乌云笼罩在河汊的上空。
他们要求河汊不要搞一刀切,要尊重群众的自主权。这看似合理的要求,背后却隐藏着对大包干这种新生事物的担忧和保守态度。
余登科书记,他是河汊公社的脊梁,一个坚定的改革者。
面对县委的压力,他坚定地说:“实行大包干,实行分田到户,联产责任制,正是河汊人民的自主选择。”
小主,
他的声音在公社的大院里回荡,像一阵清风,试图吹散那压抑的氛围。但县委的每一次调查,都像是一次风暴的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