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二爷爷的人很自然的将话头引到祠堂上,“按理说祠堂早应该重建的,只是村里一直没有选出由谁牵头,都是好后生,谁也不服谁。”
“确实得好好选个人,这个人选很关键”。
毕竟是未来村里认可的领头人呢。
宋舒茜不是很懂牵头重建祠堂,和领头人有什么关系。但她不会说,就一直顺着族老们聊下去。
想看看他们能等到什么时候。
人老成精,他们怎么会看不出宋舒茜的意图。
罢了,他们的孩子绑在一起,也比不过宋舒茜的大儿子。年纪轻轻,说话做事就滴水不漏,看起来是按照当家人培养的。
终归是他们有求于人,一直这么拿乔也不是个事儿。
那位二爷爷开口,“不如这个牵头人就让砚南来,这是你的长子。”
宋舒茜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族老们能看的上他,是他的福气。只是他姓卫,怕是不太合适。”
这也是族老们迟迟不开口的原因。
如果是宋舒茜上赶子的,他们就可以要求卫砚南改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