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海青文点点头,说道:“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怎么,小高,你们生产过程中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了吗?”
高凡带着二人走到旁边的一张桌子边,吹了吹桌子上积下的灰尘,然后从随身的小挎包里掏出几张晒图纸,摊在桌上,请二人观看。
晒图纸上,是高凡用铅笔画的几台设备的示意图,还标着大致的尺寸。海青文和周晓芸都是搞化工的行家,一眼就看出了这几台设备分别是几个罐体、一个蒸发器和一台离心机,至于是用在什么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上,就看不出来了。
“我们公司打算上一套维生素C的生产装置,初步考虑是年产5000吨级,这些是这套装置里的几个关键设备。”
“年产5000吨级的维生素装置?”海青文瞪起眼睛,“小高,你知道建成这样一套装置要投入多少钱吗?”
高凡摇摇头。其实他记得一些有关维生素C装置的投资数据,虽然是后世的报价,但根据物价水平倒推一下,也能估计出现在建设一套这样的装置所需要的投资。
不过,他打算先听听海青文说的数据,以便和自己的判断相对照。
“祁东的北方制药厂前年上了一套2000吨的装置,花了一个多亿。我到他们那里去看过,他们说如果要上5000吨的装置,投资要多两倍以上,4个亿都打不住。”海青文说道。
时下国内高端人才奇缺,海青文虽然研究方向是煤化工,但也经常被请去参加其他领域的化工项目的研究或评审。其实不同领域的化工流程也有相通之处,甚至很多设备都是可以通用的。
“4个亿有些夸张了。”高凡摇摇头,“北方制药厂的那套装置,我在期刊上看到过,是从国外引进的,用的是莱氏工艺法。我这套装置,准备用咱们国内发明的两步法,工艺过程更为简单,设备要求也能大大降低,肯定花不了那么多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