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还没有下岗一说,国企职工端的都是铁饭碗。厂子可以关,但职工的饭碗不能扔,必须把这些职工安排到其他企业去。
可这是足足上千人的大厂,在有些县就是全县最大的企业,要安置这么多人,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够实现的吗?
化工厅也罢,化工部也罢,其实一直都在纠结于这个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方案。不解决这个问题,淘汰落后企业以及铵改尿,都无法推行,这可是很耽误事的。
就在这个时候,茂林省冒出来一个小天才,能够无中生有地建起一家清洗剂厂,非但一下子安置了200多名待业青年,还能出口创汇。
更神奇的是,这个小天才又提出了要建一家维生素厂,还从美国拉到了一笔投资。一家维生素厂需要使用多少工人,徐盈并不知道,但从高凡此前说要投资200万元这个数字来看,安置一两百名职工应当是没啥问题的。
要知道,一家小化肥厂的固定资产也就是三、四百万而已,职工人数是上千的。
于是,徐盈灵机一动,便想到可以让高凡来帮助省厅解决一部分关停化肥厂的职工安置问题。比如说,直接把化肥厂改成维生素厂,原来的工人保留不变,或者至少保留一半,这不也减轻了当地的负担吗?
对于高凡,徐盈自觉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如果去和他商量此事,没准他又要狮子大开口,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正好,沧海化肥厂的铵改尿完成,延秀、武源两个县开始抵制沧海化肥厂的尿素,徐盈便顺水推舟地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高逸平。
至于说这也是郑立农的意思,就纯粹是徐盈在扯虎皮做大旗了。她倒是打算好了,如果高凡真能把这件事办好,她是会向郑立农隆重汇报高凡的事迹的。
至于现在,还不着急。
沧海化肥厂的铵改尿能不能取得预期效益,取决于产品能够打进周围几县,取代原来几县小化肥厂的产品。
而一旦沧海化肥厂的尿素取代了几个小化肥厂的碳铵,就意味着这几个小化肥厂要关门大吉,那么他们的职工安置以及为当地上缴的税利,就要着落到沧海化肥厂头上来解决。
这件事的起因,是高逸平的宝贝儿子高凡想给父亲谋一个政绩,而最终的结果也的确谋到了这个政绩,高逸平凭空升了两级,从一个正科级的厂长变成了正处级的厂长。
好处你已经拿到了,那么,因此产生的麻烦,你不得去解决吗?
我看好你哦……
“我如果不接这个茬,徐厅长那边会怎么样?”高凡冷静下来,问道。